不過這時談農業工作,也並不是最佳時機,因為夏收剛剛結束,而且現在既不是年初,也不是年末,就算有什麼措施,這個時候也不是實施的時候。
農業上的事沒能讓他如意,不過,古泉縣關於在清坎鎮實施扶貧移民整體安置試點的事,卻在不斷推進。這天,蔣先屏聯係了喻誌強後,來到了劉正宇的辦公室。
“劉市長,我想向你彙報一下關於古泉縣清坎鎮大包村整體搬遷的事。”走進劉正宇的辦公室,蔣先屏尊敬地向劉正宇問好後,望著劉正宇道。
“這事你向蔣惠副市長彙報過沒有?”聽到是關於大包村整體搬遷的事,劉正宇隨口問道。
“我已向蔣副市長作了專題彙報,蔣副市長十分支持。”蔣先屏解釋道。
蔣惠是分管扶貧工作的副市長,既然要進行扶貧工作創新試點,這事自然還得讓她知曉,甚至要她支持,如果蔣先屏直接跳過蔣惠,跑到自己這裏來彙報,劉正宇恐怕就會對蔣先屏產生不好的看法。
雖然自己可以直接讓他跟著下去調研,但具體的扶貧工作,還得按照程序來走。
既然蔣惠副市長支持,劉正宇當即讓蔣先屏進行詳細彙報。
這次的方案,經過古泉縣方麵仔細調研反複討論後才擬定出來,然後再上報市扶貧辦。按照這個方案,大包村將整體搬遷到清坎鎮所在的新塘村,由扶貧辦出資,征用新塘村的集體土地作為大包村聚居點的建設用地和村民的自留菜園用地。整個聚居點按照集鎮來建設,這樣既可以擴大清坎集鎮的規模,又可以方便群眾的生活。至於村民們在大包村土地上的山林竹木,按照兩種形式進行處理,一是自己保留自主經營,一是采取土地流轉的形式,將林權進行折價轉讓。
大包村村民的山林土地,一是茶園,一是林地,還有就是作為耕地的坡地。古泉縣為了解決村民的生產問題,準備讓村裏成立林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將自願加入的村民林地經營權集中在一起,然後采取企業的經營模式進行生產管理。另外,也準備引進別的企業進行經營管理。
按照蔣先屏彙報的情況,這樣一來,單是大包村村民的土地流轉收入,應該就能保證其基本生活的需要。
如果村民再加上山林的轉讓以及隨後參加專業合作社務工和到外麵務工,其脫貧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按照清坎鎮和扶貧部門的核算,要完成這個試點,必須要解決幾個問題:一是從新塘村征用土地的費用,二是大包村民整體搬遷後的房屋建設以及配套設施費用,第三則是搬遷完成後,要想對大包村原來的山林土地進行產業開發,修建產業扶貧公路的費用。
這所有的費用算下來,要完成這個試點項目,大概需要三千萬左右。
劉正宇聽完蔣先屏的彙報,心裏想了一下,望著蔣先屏道:“蔣主任,你們這個方案做得很不錯,這樣,這事我們開會再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