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巧合?(1 / 2)

我們常說水火不相容,但是,在茶道技巧當中,水和火隻有配合得當,和諧統一,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功力。

一沸,沸如魚目,微微有聲。

二沸,邊緣如湧泉相連。

三沸,騰波鼓浪。

三沸之後,喬正橋立即提起壺柄,讓那煮水的銅壺遠離開了炭火。

茶不是什麼茗茶,陳年普洱茶,所以,喬正橋所用之水,便需要三沸才行。

古書中,記載有雲,水在剛剛三沸時便要烹茶,再煮下去,水老,不可食也,而喬正橋,顯然,深得其中的精魄。

水沸之後,潔器、侯水、淋杯等等,一係列的動作,讓人觀之善心悅目,所有的動作,都是那樣的嫻熟而遊刃有餘。

最後,當完成最後一道繁瑣卻又必要的工序後,喬正橋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

燙杯之後,喬正橋這才灑茶敬客。

東方瞿與考察團成員一行,被安排在水榭旁的一幢竹樓內休息,竹樓不大,四四方方,麵向朝南,然而,此時的竹樓內,卻是茶香四溢,除了東方瞿、韓中徵外,還有兩位老者,四人正圍坐在一張八仙桌旁,手中各自捧著一個茶杯,正在靈心靜品。

竹樓外,雨水打在水麵上,帶起微微的輕響,蕩起一圈圈的水暈。

此情此景,倒是頗為一番竹樓聽雨聲般的詩情畫意之境。

“好茶!”

“湯色青白、湯花細勻,上等茶!”

“茶好,藝更高!”

“茶仙在世!”

片刻後,竹樓內響起道道驚歎,在座四人,哪一個不是對茶頗為有著一番研究,然而,喬正橋的這一手茶,卻是,讓他們真正認識到了什麼才叫茶道之中的高手。

不過,要說起喬正橋的茶道,這還是林峰偶然從諸程那裏獲知,於是,林峰投其所好,讓喬正橋露了一手,也算是讓各位考察團的成員,對竹青茶社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再者,茶文化的發展曆史,離不開華夏文明的進步,這兩者之間,本就相輔相成,同出一源。

於是,在這休息的半小時內,竹樓內,便就以茶,展開了一番輕談,大家各抒己見,懂茶的談茶、論茶,不懂茶的,學茶、品茶,時間,就這麼一晃而過,乘車的疲乏,也在這喝茶之中,漸漸的消失殆盡。

隨後,一行十餘人,離開了小竹樓,在喬正橋的引領下,開始沿著亭台小道,介紹和參觀起了竹青茶社。

“劉院長,這邊來。”

彭萬裏落後幾步,待劉國華走近身來時,招招手,示意有話要說。

“彭書記,有事?”

見狀,劉國華湊過身來,輕聲詢問了一句,劉國華作為這一次隨行醫療小組的總負責人,他一直跟在隊伍的後頭,隨時等候著命令。

“老領導的心髒一直不太好,你讓心腦科的主任醫師,也過來跟著。”

彭萬裏附耳道,臉上滿是關切之色。

“好,我這就去安排。”

聞言,劉國華一怔,在東方瞿病史一欄內,確實記載著一些與心髒相關的病疾,因此,彭萬裏的這個提議,倒是給劉國華提了個醒,於是,劉國華在應答的同時,就準備轉身去把林峰給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