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掌,這最後一掌究竟何時才能練成?擒龍擲象,擒龍擲象,他娘的,真的有人能做到這種地步嗎?”陵滄皺起眉頭,暗罵了一聲,臉上閃過一絲不忿的神色。
他慵懶地斜躺在山石之上,舒服的翹著二郎腿,頭枕雙手,眯著眼睛望著上雲彩。忽的又想到了師傅臨終時的囑托,無可奈何地輕歎一聲。
他本是一個混混,自流lang江湖,每風吹雨打,為一日三餐奔波勞累。他頭腦靈活狡黠,時間長了,在的江州城中倒也混的風生水起,手下有幾十號弟,每日做些偷蒙拐騙的勾當,日子過得倒也逍遙。
後來卻偶然遇到這個據是世外高人的師傅,他陵滄根骨奇佳,是個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問他願不願意跟自己練武。陵滄那時候雖然心智聰慧,卻畢竟隻是個孩,被這老頭耍的幾手功夫鎮住了,羨慕不已,忙不迭的叩了幾個響頭,屁顛屁顛地跟著他走了。滿以為自此可以青雲直上,日後行俠江湖,闖蕩下,八方震驚,六合拜服,最好再有幾個美女之流投懷送抱之類。
可是陵滄很快就後悔了,這老者完全不顧陵滄的想法,每日介隻知道讓他勤加練功,將一身本事盡數傳授,便是出門也得陵滄申請。陵滄鬱悶無比,他生性喜歡自由自在,哪裏受得了這般憋悶,不過這老兒分外嚴厲,陵滄知道以自己的水平,無論如何不是他的對手,故而也不敢違抗,隻得順著他的話,每日裏也隻知練功。
這種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
陵滄起初對這老兒是又憤恨又畏懼,可是日子久了,卻漸漸地生出了幾分親近之意,這個他總想逃離的囚籠,竟然也慢慢有了幾分家的感覺,這是他童年之時每日流lang生涯中所無法體會到的。
三年前,這位高人自外歸來,卻是身受重傷,奄奄一息。臨終之時囑托陵滄將這龍象伏魔掌法練成,並千般囑托不要為自己報仇,隨即便溘然長逝了。
陵滄呆呆地,如同癡了一般,守在那老人屍首旁三三夜沒有動彈,連他自己都不明白到底在想些什麼。他自流lang,也見慣了生死,可是這次卻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悲痛莫名,什麼叫死別,頭一次,他對死亡產生了巨大的恐懼。
這老人死後,陵滄本可以自此出去闖蕩,以他現在的修為,怕整個江湖之中也沒有幾個人可以敵得過。他大可實現自己兒時抱負,自此風生水起,名利雙收。
可是不知怎麼,他竟然選擇了繼續留在這裏修行,而這顯然是違背他自的本心的。
但這套龍象伏魔掌法掌法卻實在過於艱澀難懂,雖然他後來好不容易從少林盜得鎮寺之寶涅槃真經,為修煉這一掌法打下堅實基礎,使得自己很快修成了前麵十二掌,但這最後一掌卻仍是毫無頭緒。
可是根據這秘籍記載,隻有這最後一掌才是這套掌法的精髓,一旦領悟,便可將前麵十二掌棄如敝履。這前麵十二掌的威力別人不知,陵滄可是清清楚楚的。那是循序漸進,重重提升,一掌勝似一掌,到了第十二掌,已經可以生裂虎豹,開山斷流。單以威力而論,可謂是自己平生第一絕學。
擒龍擲象,乃是取世尊如來典故。據傳釋迦為太子之時,一日外出,有巨象橫於路中攔阻,釋迦乃手持象足,拋向九霄。巨象三日後方才落下,墜地成坑,聲聞四野,今日遺跡猶在。
陵滄為了練成此法,冒著生命危險去少林寺偷到了鎮寺之寶涅槃真經。那涅槃真經卻是燃燒生命以換取短時間的功力精進之法,其中包含了佛家以大智慧大慈悲伏魔衛道,舍生飼虎的真義。
“這第十三掌來也不難,但我若真的如書中描繪一般,將渾身真元盡數彙集於掌心,使丹田、奇經八脈乃至四肢百骸都不留分毫,這一旦使出,威力固然大了,但恐怕會立時手臂爆裂吧?如果再配合上涅槃真經的話,恐怕便性命也是不保了。凡人的身軀怎麼可能承受得了這種運行之法?”
“嗯?”忽的心神一動,已然覺察有人靠近,陵滄低聲笑了笑,反而從山石之上跳了下來,向著那合圍的圈子走去。那偷偷合圍的眾人見他如此大膽,也不由心下驚駭。
一個粗獷地聲音高聲喝道:“陵滄,你偷盜我少林至寶涅槃真經,今日若不與我等一個交代,老衲不得便要超度你一番!”
陵滄見話之人胡子拉碴,形容粗獷,但雙目中似有精光,淩厲如電,知道是達摩堂首座圓性大師,此人擅長大摔碑手與千手如來掌法,也是武林中一流高手。旁邊默然不語的正是當今少林方丈圓空,那更是功深造化,已成傳中之人物,傳聞已有三十年未曾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