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世民下旨成立火器司,隸屬於工部。由太子李承乾任左侍郎,研究火藥,工部尚書武士彠兼任火器司右侍郎,凡入火器司者三代查清,不得怠慢。
李承乾覺得武士彠要謝謝他,倘若不是自己的到來,改變了曆史格局,這家夥可是晚景淒涼,家族落魄,當然後麵的女王登基暫且不提。
進入工部,李承乾就感覺入了作坊一樣。數十畝的工部內閣,所有的房屋均坐北朝南,參差有序,這些屋內或平靜或響聲不覺。所有房屋布局成一個微微凸起的半圓,曲率中間則空出一個數畝的廣場。
廣場上,有一水渠,隻見水渠長約莫十丈,寬約兩尺。整個水渠成“之”字造型,水源清澈見底。水渠上方新土依舊,這顯然是一條剛挖的人工溝渠。
溝渠兩側零零散散站著些大臣,眾生百態,或有人拿著麻繩比劃著長度,隨後在地上畫了起來。或有人指指點點,時而點頭,時而歎息。隨後又從腰間拿起宣紙,用毛筆記錄著些什麼。忙忙碌碌,將大唐繁榮的背後展現淋漓。
偶爾還有幾隻大公雞雄赳赳的從李承乾身前徘徊而過。
李承乾還從未見過古代這些政府官員工作的方式,大感新奇,竟看著入迷,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哈哈,太子殿下一別數載,風采更甚呐!”一聲洪亮的聲音突時在李承乾耳邊響起,細觀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工部尚書武士彠。
當日大朝,武士彠公務在身,未曾出席,李承乾與他不曾謀麵。此時上下打量這武士彠,一別六載,武士彠看不出一絲蒼老的痕跡,麵色紅潤,長長的胡須掛在下方,不但沒有顯老反而更加精神。
李承乾想道這升官發財果真乃是一劑良藥,於是打趣道:“適才還以為是哪家弱冠少年呼喊本宮哩,不想是武尚書,武尚書這比六年前還要年輕,這官也越做越大嘞!真是羨煞旁人。”
武士彠並不理會李承乾的打趣,捋捋胡須很官方的笑道:“承蒙太上皇以及陛下錯愛,我武士彠感激涕零。”
這人呐,能坐上高官,都是八麵玲瓏之輩。李承乾並不打算繼續撩撥,而是還對廣場所見念念不忘,便指著廣場問道:“武尚書,那邊是在研究水利麼?”
“不錯,誠如殿下所言,自古以來,水利乃是農桑重中之重,不可馬虎。這水部司對於河流改道、農業灌溉起到指導作用,貞觀二年,關中大旱,致使大片區域顆粒無收。可是關中部分地區水源充足,於是這些水部司的人想能不能通過河流改道,將充足的水源調到幹旱之地。故此正在研究呢”武士彠解釋道。
李承乾聽罷瞠目結舌,這調水工程,李唐就有了,這可有點出乎意料。
李承乾又指著那些大公雞問道:“武尚書,那這大公雞是用來育種的?”李承乾知道母雞自個兒能生蛋,但是沒有公雞受精,那蛋永遠也孵不出小雞,故此一問。
武士彠尷尬窘迫道:“其實不然,這些公雞是供工部官員休息時鬥雞玩樂的,平時困在籠裏,不想今日脫籠而出,著實不該。”
旋即,武士彠吩咐了兩個侍從將大公雞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