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灣山口的戰鬥雖然發起時間較長,偵察和騷擾了許久,隻不過是為羅陽軍的兩種大炮的轟擊提供確切的轟擊目標,真正的戰鬥過程,短暫得令人難以置信,親自參與了戰鬥的後旗隊主將曾仕和激動得連連歎息。“我真不知道仗還能這麼打。”

太平軍步兵攻占了山道,將清軍向著東南地帶驅逐,清軍大敗,黑暗之中,迅速崩潰潛逃,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踐踏傷亡,太平軍舉著火把追趕,一直出山道追趕了十餘裏,才得勝而回。

羅陽軍保持了森嚴的戒備,調整兵力,堅守要害,同時收集戰利品,搜索俘獲清軍殘餘。

拂曉,太平軍石達開部隊從馬鞍山軍營出發,增援了三千人,來到了東南戰鬥的簸箕山口,幫助羅陽軍收拾戰場,六千多人忙碌了一個時辰,才將戰場打掃完畢。

這是一場漂亮的夜襲戰,也是一場恐怖的火力覆蓋戰,羅陽軍利用優勢的火力和精確的炮兵打擊技巧,將清軍打得一敗塗地。

太平軍的所有損失,隻有九十七人,包括被清軍在山道中洋槍彈擊斃的三十餘人,也包括黑夜中不辨路況摔死的三人,還有一管飛雷炮操作不當造成發射距離太近誤打的十一人,戰役發起後為偵察和試探清軍要害裝備的戰士等,其餘為傷員,相當於一個連隊的損失。

當然,羅陽軍取勝的戰役成本還包括了數十枚西洋開花炮彈,上百個炸藥包,數百個步兵使用的土造手榴彈等等。

清軍的損失,則大得可怕,僅僅在戰場上找到的屍體和破碎的屍塊,就有約兩千一百餘人,主要是被飛雷炮直接轟死的。因為受傷或者被炮彈震昏而被俘,又有一千三百餘人,在山道中,還有二百多具屍體,查山道往東南數裏地內,還有清軍自相踐踏或者被擊斃的屍體二百多具,總計下來,一場夜戰,清軍損失幾乎四千人。相當於楊應剛部和蕃族土司嶺承恩部的聯合兵力折損了80%。

不僅如此,羅陽軍還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比如,一千三百餘杆各類抬槍,洋槍,相配的彈藥,五萬多斤糧食,數萬枚銀元,上千軍刀,鐵矛,盾牌,更為可貴的是,繳獲了清軍裝備的西洋開花大炮八門,配備的彈藥九百三十餘發。迅速填補了羅陽軍這一方麵的缺乏。

清軍大敗,逃出山道,徹底地解除了對太平軍的側翼威脅,也使一個完整的包圍鏈條,迅速崩斷。這樣,翼王石達開的部隊,即使進不能過河,退卻可以遊刃有餘,安全可靠了。

還有些收獲是,清軍被猛烈炮火襲擊,作為預備隊的騎兵還也受到了震撼衝擊,戰馬紛紛驚擾,使騎兵部隊大亂,最後,在紫大地裏,被太平軍搜捕出二百五十多匹戰馬,都是精良的戰馬,極大地加強了羅陽軍的騎兵部隊。

石達開親自巡視了戰場,不禁為羅陽軍的輝煌勝利而震驚,陶醉,鼓舞,最後卻是難以掩飾的落寞悲傷。“厲害,厲害啊,比之本王當年,你的戰績遠遠超越,麵對你這點後生晚輩,本王羞愧啊。”

他當然羞愧,他以五萬人馬,被清軍少數兵力死死地圍困在紫大地,損兵折將,幾乎全軍覆沒,幾乎將一世的英名都付諸東流,而羅陽隻帶區區三千人,微乎其微的損失,就徹底打垮了清軍的東南主力,取得了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