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曉之以理(1 / 2)

曾仕和、黃再忠兩人,向羅陽稟報了一個重大的問題:軍糧和物資的征集遇到了困難,驟然擴充起來的部隊,缺乏糧食和軍餉,無法支持。

“銳王,我們下狠手吧,這些王八羔子,整天想的就是怎樣盤剝百姓,發財致富,哪裏管天下蒼生,何去何從?”曾仕和建議強製性剝奪富豪們的財產,以供給軍用,平息民憤。

羅陽這幾天,也不時地了解四川的經濟狀況,階級分化的程度,說話,他是讚成偉人的階級層次分析的,也喜歡鬥爭二字,但是,對於鬥爭的技巧,範圍,則有現代觀念的考慮。

晚清貧富分化極其嚴重,在四川表現得也相當突出,這就是李藍起義軍一到四川,就揭竿而起數十萬,迅速得百姓擁戴的原因,這也是大漢天國招兵買馬,稍微宣傳,就能得二十五萬青壯年蜂擁而來的主要原因,以此興起,而不解決這一問題,是危險的,但是,采取野蠻鬥爭打擊的方法,則又會傷害工商經濟,打擊相當部分人的社會積極性。

“嗯,本王知道了,”羅陽認真思考著,這問題雖然重大,稍有曆史知識經驗的人就能夠決定取舍。

“銳王,您看呢,什麼時候啊?”黃再忠憤憤不平,因為,他派遣的勸捐官兵,遭到了富豪們的抵製,那些地主,財主,前滿清官員,都將財產隱瞞起來,熱淚盈眶地哭窮,就算是捐獻,也捐得極少極少。

“哼。”羅陽冷笑。

社會的公平正義,最根本的就是社會財富的公平,中國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調節製衡的製度,要麼,快刀斬亂麻,直接剝奪分配,要麼,站在少數所謂精英立場上,盤剝多數人,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財產不敢公開,個稅怎麼透明征收?不加遺產稅,怎麼和諧地均勻財富?

羅陽采取了兩項措施,第一,派遣人手,進行資產調查,分清四川境內,所有大漢天國控製區域內的有產階級,人數,財產的數額,形式,並且,要求部隊派遣得力的人手,特別是原軍紀嚴明的太平軍老部隊去監視看守,不使他們這些人卷款逃脫。第二,邀請他們到成都參加會議,羅陽決定親自出馬,勸說轉化,給他們最後一個機會。

“大漢天國要想生存下來,除了軍事實力外,必須迅速地建立一套稅收體係,能夠為國家和軍隊提供足夠的財產供給,稅收的前提是經濟發展,部分工商經濟行業,需要加強控製,滲透,甚至完全掌握,但是,經濟也要刺激和發展。”

羅陽的話,讓兩位前太平軍大佬聽得非常玄妙,兩人不知所措,隻有連連點頭。

石達開在四川貴州廣西一帶,沒有真正的經濟政策,沒有土地改革方案,隻有簡單的屯紮部隊,征集糧草,簡單的軍事鬥爭,這也是他的部隊不能得到大多數百姓支持,無法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太平天國從最初的平均土地到承認地主權利,無所作為,在石達開的身上表現得最為典型。

羅陽就是草根,善於從底層來看問題,何況,他又有近現代以來中國曆史發展的大脈落,知道,要使革命成功,中國富強,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要維持穩定的政治經濟形勢,必須均勻土地,均勻財富,否則,隻能陷於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