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主力決戰(1 / 2)

劉銘傳終於憤怒地咆哮起來:“好,隻要你敢放了老子,老子立刻從李大人處請裏救兵,和你決一死戰。”

“好,本王要的就是這種氣魄!”

選擇了八名淮軍戰俘,命其抬舉著擔架,將劉銘傳送走了。

華夏軍的官兵非常惋惜,看著劉銘傳等人的影子:“這是縱虎歸山啊。將來遭殃的還是我們啊。”

羅陽也不解釋,由著大家去。

召開了將領會議,讓大家對目前的軍事局勢說說看,在鼓勵之下,大家七嘴八舌,說得很是熱鬧。

“不管怎樣,我軍殲滅了淮軍以後,再揮師北上,直取北京城。”

羅陽之所以釋放劉銘傳,一是可惜他的英雄形象,二是刺激淮軍,希望能將淮軍和李鴻章,刺激得大舉動作,或者北上決戰,或者南下逃竄,無論如何,淮軍都是一支勁旅。滅了淮軍,也可以震懾湘軍。

讓羅陽驚喜的是,他釋放的劉銘傳。,果然英雄了得,剛被釋放出走五十裏,就遭遇了新到的淮軍部隊,為首的是淮軍大將,第一強者程學啟。

程學啟,原是太平軍部下,後來見太平軍形勢不利,掉轉腦袋,連夜逃出營壘,帶領丁汝昌等投降了清軍曾國荃部隊,曾國荃對他們當然不相信,每次戰鬥,都將這些降將降兵安排在第一線,誰知道,程學啟等非常勇敢,每戰都能拚搏到底,所以連獲勝利,因為軍功積累,升為營官,後來調撥到李鴻章手下作戰,已經成為總兵官,雖然他的官不大,可是,誰都知道,他是淮軍中最能幹的將領。所部官兵,凶狠強悍,如果說湘軍中最強的部隊是鮑超的話,淮軍中第一能將就是程學啟。李鴻章對特也很重視,已經答應,在進入河南參戰以後,提拔他為提督銜,所以,在他的麾下,有四名總兵官,丁汝昌,衛汝貴,劉士奇,劉玉林,所部為二十三個營,每營官兵位五百餘人,最多的則有八百餘人,總兵力為一萬四千餘人。

程學啟詢問了情況,立刻將所部兵力駐紮下來,經過了兩天的休整,慷慨激昂地出發,向華夏天國軍進攻。

李鴻章也得到了消息,迅速出兵,幾乎是傾巢出動。

在李鴻章的麾下,實力遠遠不是傳說中的四萬餘人,而是十萬餘人,擁有水陸軍各種部隊,最著名的有張樹聲,潘鼎新,吳長慶,周盛波,張遇春,李鶴章等,還有大量大原太平軍降領投降過來的人。得知了梁洪勝,張樹珊,劉銘純先後慘敗,部隊被殲的消息,李烘章猶如當頭棒喝,氣得七竅生煙,不僅沒有氣餒而退,反而更加瘋狂,發誓要報仇雪恨。

“賊軍猖獗,我軍應該慎重啊!”馬建忠等人建議,要小心謹慎。

盛懷宣新入李軍幕府,可是年輕精明:“大人,此番挫折,原因很多,尤其以敵軍的火力強勁為可怕,我軍似應長期準備,然後瞅中時機再戰。”

李鴻章卻發了狂:“時機時機,什麼時候了還談時機?”他罕見的大發脾氣,一連四員大將被敵軍圍殲,是從來沒有過的慘敗,他已經氣瘋了,“賊軍雖然勝我,可是,我軍之官兵勇敢,火力強大,必當重創敵軍,所以,賊軍一定元氣大傷,所謂慘勝,此時,我軍主力壓上,定可一舉勝敵,如此猶豫不決,使敵人有了喘息之機,則敵人必將更難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