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西的戰鬥,以華夏軍的徹底勝利而告結束,衝鋒中六千餘名湘軍官兵,被三十餘門飛
雷炮,先是炸死炸傷一千五百多人,幾乎將前麵正在衝鋒的敢死隊一掃而空,還稍帶了好幾排的洋槍隊,證明了電視上《投名狀》上那種反動清軍無恥杜撰的衝鋒勝利是多麼娛樂。
其實,八百餘部隊的衝鋒,在太平軍的洋槍隊的打擊下,根本沒有可能衝到跟前,被連續打擊殺傷的殘餘清軍,根本無法貼近太平軍,也無法戰勝之,當然,至於現任某外國的明星的某人在影片上的英勇作為,更加扯蛋,你有這本事,在抗擊英法聯軍的時候吃屎去了?人家僧格林沁就是和傻瓜?
無他,武器的先進性是無法用小小的代價來平衡的,在通州八裏橋,平衡的法則是,清軍大敗,精銳損失,死傷一萬五千以上,而英法軍總進攻兵力隻六千人,最後傷亡五十人左右。
為了能夠抹黑太平軍,現代的某些導演們,拿了不知道哪裏塞過來帶著什麼味道的錢錢兒,做出了過多違背於曆史良心的勾當。
清軍的最精銳,是不會因為一次大轟炸就喪失進取心的。幾乎被狂風暴雨掃過了的悲慘無比的湘軍陣勢,依然在遲疑了一下以後,更加奮發。
可怕的湘軍啊。
這一回,敢死隊幾乎完了,洋槍隊也被打差不多光了,隻有後續的部隊繼續進攻。
剛到百五十米距離,華夏軍的洋槍隊就拉開了架勢,接著,飛雷炮的部隊再次做好了發射準備,因為專業的訓練,嫻熟的技巧,使他們能夠最快的時間內完成準備。
其實,飛雷炮的連續發射時間之短,是可以預計的,想想看,一發射出,隻需要在炮筒裏布下新的發射藥,在引一條火繩,再放一個炸藥包就是了,簡單扼要的動作,不會超出十秒鍾。
使用多少發射藥,怎樣布置,已經在多次戰鬥中得到了驗證。在羅陽的親自指導下,實現了規範化。
洋槍隊的射擊,在三段射的原則指導下,華夏軍用密集大火力,將敵人打慘了。
湘軍官兵一排排一片片地摔倒著,死傷著,厚顏無恥麵很多的人馬,都被前麵的跌倒著絆倒了。
悲慘的死傷,並沒有使湘軍止步,美女可以止步,但是,湘軍不是美女!
一排排的人牆,在洋槍隊的打擊下,迅速地坍塌。
這一陣戰鬥,估計有千餘人的湘軍死傷。
正在衝鋒中的密集戰鬥,那死傷不是鬧著玩兒的,特別是許多受傷的人,一旦跌倒,幾乎就等於死亡!後麵趕來的人將無情地衝上去,將你踩成廢墟!
清軍三分之一的人馬,已經死傷消耗掉了。
接著,麵對氣勢洶洶的湘軍後續兵團,飛雷炮連續射擊,先將百十米左右的敵軍打成破爛,接著,間歇了幾秒鍾以後的新攻擊,將二百米左右的敵軍再次打成了破篩子。
半徑為十數米到二十數米的殺傷力。,可謂巨大,基本上,一個炸藥包過去,就是一大片啊。
又兩千多人滅了。
進攻是有慣性的,並不是你可以隨意進退,在密集的衝鋒中,前麵清醒的湘軍明白,這是一場無法取勝地板戰鬥,所以,急著向後撤退,而中間的,後續的部隊,還沒有得到軍令,不敢停留,於是,就前後對撞,形成了一個絕大部分的矛盾混亂。
如果湘軍能夠是數年前才建立的時候,有充分的人權自由的話,該多好?就不會有今天的悲慘了,據說,那時,逃兵越過督戰線,把曾國藩氣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