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後的目光,冷冷地看著羅陽,沒有回話,對於曆史上的事情,她在掌握國權以後,也努力學習,自然知道得很是不少。
“滿清殘暴,所以為萬民唾棄!”羅陽見她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終於改口,“本王最擔心的就是,雖然本王願意赦免全部的滿清族人,以及其他附從於滿清的人等,可是,華夏天國的其他將軍,士兵,百姓,難以服從。”
西太後想了半天,終於明白了羅陽的善意,舒緩了一口氣,“勝敗乃兵家常事,興亡乃國家長有,銳王願意赦免我滿清族人,本宮自然承謝銳王的寬宏大量。”說到了這裏,她停頓了一下,感覺自己能說出如此的話,實在是吃驚:“其實,我大清並非如將軍所言,比如遼東之事,漢人屢次起事,大清的祖宗怎不生氣憤怒?再有,江南等地,屢次興兵抗拒大軍,我大清為大明葬思宗,伐匪徒,自然承天受命,不得不有代天之罰!況且,許多屠城之事,與前軍有關,不在朝廷,更有許多事情,為漢家八旗或者綠營兵所為,還有四川之屠,全賴張獻忠賊人殘忍好殺,與我大清無關。”
辯駁呢?嘿嘿,你以為老子是傻?
羅陽端詳著她那激動的小白臉兒,“四川大屠殺是張獻忠幹的?他傻呀?你們滿清不僅殺了人,還嫁禍栽贓,真夠卑鄙的!”
“你?”西太後受不了鳥,這麼凶殘的話,她好多年沒有聽說過了。
“好了,曆史問題自有公論,今天,本王不是來搞學術研究的,正好借助你的一句話說,我們華夏天國,也是承天受命的,希望所有滿清的殘餘官兵,族人等等,都理智地放下武器投降,作華夏天國的順民。”
“你的意思,要本宮頒布旨意,勸說其他官兵,都投降於你?”
“是啊,這是避免大屠殺的唯一方法了,你剛才也說過了,你們滿清軍的祖先在兩百多年前,之所以屠殺明朝臣民,是因為他們反抗了,所以,本王勸告您,希望您能夠利用自己的威望,勸所有的滿清臣民都投降了,這是保證他們安全的唯一出路。”
西太後的胸脯,劇烈地欺起伏起來,那是氣的,可是,在羅陽這兒看起來,則是非常驚豔啊。
今天,把她招來談話,真是找對了,嘿嘿,彈一曲……
“本宮不能奉命!”西太後忽然斬釘截鐵地說。
“為什麼啊?”
“本宮已經就俘,沒有為國而死,早就喪失了威信,何能號召臣民?其餘大清的臣民,如果忠心耿耿者,願意殉國者,本宮隻有欽佩讚歎,又何忍阻止?”西太後的目光裏,噴射出憤怒和仇恨。
“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果你不阻止,就是要把他們往火坑裏推啊。”羅陽倒沒有生氣,她知道女人們的心思,是多變的。
“本宮為爾俘虜,隻有等死而已,不能再做其他。更無力關懷天下臣民了。”西太後見羅陽軟弱渙散,恢複了自信,反正,他已經說過,不會殺自己的,既然連死都沒有,自己又怕什麼?
尼瑪,你死抵硬抗啊!這小嘴嘴小白變的大美人兒!
羅陽確實想通過西太後,皇帝的名義,頒布命令,招降各處的清軍勢力,使國家的內戰盡快結束,以凝聚力量,對付列強的挑釁。在此時,清廷雖然無力與華夏天國正麵對抗,但是,還擁有大量的疆域,比如東北三省全部,蒙古等盟旗,西藏,兩廣,雲南貴州等省,八旗軍,綠營軍,團練軍等各處,沒有百十萬也不差多少。就算不能正麵戰鬥,在背後騷擾成匪徒,也相當麻煩。所以,政治解決是最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