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他不是外人(1 / 2)

舊社會,人們習慣把從事窮苦下作的行業者的名字後麵加一個“倌”,用於區別,表示其身份卑微比如養豬的叫“豬倌”,放羊的叫“羊倌”,酒樓茶肆做店二的“堂倌”。

解放後,一些家庭的父母都喜歡孩子的名字後麵加一個“倌”字用作孩子的名,比如謝觀星的名就叫“星倌”,單思華的名就叫“華倌”,寓意孩子生得命賤,這樣就不會遭嫉妒,孩子可以無災無病地一長成人。

這個習慣由來已久,古城鎮乃至整個長江上遊的一些城市廣為流傳,一直沿襲至今。

“華倌”是單思華的名,除了遊麗,就隻有爸爸和媽媽才知道這樣叫他。這個婦女突然叫出了他的名,而且還用家鄉的土話叫出來,這個婦女,不是自己的媽媽,還會是誰?

所以,聽到婦女叫出“華倌”那兩個字的時候,單思華已經確定,眼前這個賣菜的婦女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媽媽,才會由衷地喊出了一聲“媽媽”。

“華倌,真的是你嗎?”婦女的聲音一下子變得哽咽,也不顧大庭廣眾之下,伸出手撫摸單思華圓圓的大臉,接道:“老爺,我不是做夢,你真的是我的華倌嗎?”

“媽媽,我是華倌,是我,你沒有做夢。”單思華強忍住滿腔的悲喜,顫聲回答道。

“華倌,你曉得媽有多想你嘛?”婦女到這裏,兩行熱淚“刷”地奪眶而出,嘴裏已不出話來。

突如其來的一幕把阿格和春仔驚呆了,張開的嘴已經忘記了要怎麼閉上。雖然他們對兩人所的土話不是很懂,但從眼前的情形不難看出,單思華已經確定了和這個婦女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單思華有一句無一句的媽媽已經告訴大家,這個婦女就是單思華的媽媽。

看著老淚縱橫的婦女和眼睛紅的單思華,春仔和阿格已經意識到眼前生了什麼,兩人相視苦笑一下,暗歎,他們的行程要取消了。

真是人算不如算!

此刻的單思華已經忘記了阿格和春仔的存,整個人恍恍惚惚地呆立原地,一任媽媽長滿老繭的手掌自己的臉龐遊走。

沒想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媽媽竟然會這裏賣菜,而自己當日還差一點和黃毛等人來砸她的攤位,對她進行恐嚇,目的竟然是為了讓她出妹妹的下落。

這極其富有諷刺意義的一幕竟然出現自己身上,讓單思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命運竟然跟他開了一個這麼大的玩笑,讓他啼笑皆非。曾經腦海裏設想過很多和媽媽重逢的畫麵,卻沒有想到會是今這樣的情景。

“華哥,你怎麼了?”春仔見兩人的情況愈演愈烈,大有一不可收拾的趨勢,趕緊旁邊提醒了一句。

經春仔這一問,單思華才猛然回過神,扭頭一看,身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圍了好大一圈人,正對著他和媽媽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嗡”“嗡”的聲音像一大堆蒼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