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福星高照,我一下人怎麼能和你坐一起吃飯,再說我也不過是做了我應該做的罷了。”小六子打死都不敢和李奕坐一起吃飯。
“不管怎麼說,你這次是立了大功的,你也一天沒吃飯了,一起吃點吧。”李奕知道短時間內想改變小六子這種嚴格的等級觀念畢竟難,也就不再堅持。
小六子見李奕說的誠懇,內心十分感動,打了一晚稀飯在一旁找了位置去吃了。
主仆二人吃完晚飯,小六子收拾碗筷,李奕又躺床上休息去了,興許是已經休息的夠久了,躺在床上的李奕毫無睡意,李奕想回到未來,可謙卑的小六子無時無刻不在提醒這他,這是在明朝,這是明朝崇禎七年,距離大明滅亡,滿清八旗南下隻剩十年,接下來就是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l,整個中華文明在滿清的鐵騎下苟延殘喘。
依照往年光景,進士出身的李奕隻要不犯大的過錯,混上十年興許能把胸前的鸂鶒變為雲雁,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退休之後還能當個富家翁。可作為大明崇禎年間的官員卻是一門苦差事,匪患日益嚴重,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這幾大巨寇就不用多說,還有多如牛毛的流賊在整個中國的北方大地上肆虐,自崇禎二年起,這匪是越剿越多,陝西,寧夏,山西,河南數省軍政已經徹底糜爛,甚至已經把戰火燒到了江淮等地,也正是李奕即將上任的地區,如果被這些個流賊抓到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北方的後金已經崛起,建立了清朝,自崇禎元年起,已經數次入侵邊關,甚至打到了北京城下,劫掠河北、山東、山西數省,被擄往北地的百姓已經達到上百萬,不出十年,滿清八旗將席卷中原,飲馬長江,最後征服整個中國,作為明朝的官員,要麼投降頭上頂著一根老鼠尾巴,對著滿清皇帝山呼萬歲,成為中國的二等公民,而要是選擇抗爭,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仁人誌士為最後的一點尊嚴拋頭顱灑熱血,李奕自問還做不到視死如歸。
明朝的黨爭由來已久,東林黨人把楚黨、浙黨趕出了朝廷,可又跟閹黨打個你死我活,閹黨得勢後,把東林黨大佬的喉骨剃下來研成粉拌酒喝,一個東林點將錄對東林黨是挨個點名,不過自崇禎初年起,東林黨又開始得勢把持朝政,阮大铖一個賦閑在家的閑官因為早年間曾依附閹黨,被複社學子肆意批鬥,欲當一富家翁而不可得,南明弘光年間,大軍壓境,兩黨不是想著通力合作,共赴國難,而是爾虞我詐,搶班奪權,作為即將步入大明官場的菜鳥,李奕還做不到左右逢源,在這權術鬥爭中全身而退。
為了抵禦日益嚴重的匪患和強大的滿清,崇禎皇帝已經數次下旨加稅,可明朝後期土地兼並嚴重,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田連阡陌,一次次的加稅沒有加到豪門大族身上,反而讓升鬥小民活不下去,活不下去隻能揭竿而起,而朝廷為了剿滅匪患,又得加稅,這是一個看似無解的死循環,馬上要擔任知縣的李奕要麼不顧治下百姓死活,橫征暴斂,如期完成朝廷交給的稅收任務,說不定還能撈點油水,要麼對升鬥小民網開一麵而是哪豪門大族開刀,可這樣做的風險實在太大,如何抉擇這是李奕馬上要解決的問題。
最後一個就是崇禎這個大老板實在是不好伺候,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敗一方即戮一將,隳一城即殺一吏,賞罰太明而至於不能罰,製馭過嚴而至於不能製,短短十多年間,崇禎一朝換了五十多位內閣大學士,很多明朝官吏和將領沒有死在流賊和韃子手裏,反而死在了自認為英明神武的崇禎皇帝手裏,薊遼督師袁崇煥身受千刀萬剮之刑而死,讓李奕不寒而栗。
經過萬曆、天啟年間的兩位皇帝努力,整個大明朝已經從根子上爛掉了,要想挽狂瀾與即倒,扶大廈與將傾,非有大智慧不能為之。
腦袋裏想著接下來要麵臨的種種困難,李奕越發的沒有睡意了,輾轉反側間想到了辭官歸隱,找一深山老林躲過這多事之秋,又想到了立即南下,逃亡南洋,不過李奕心中又有一絲的不甘,老天爺既然讓自己來到了這裏,一味地躲避豈不是太懦夫了,不管前世還是今生,自己都是生於斯長於斯,自己可以為這個時代做一點什麼,哪怕最後失敗,也不辜負這再來一次的機會,想到這裏,李奕真的淡然了,心中一片平靜,睡意立即襲來,轉眼之間就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