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量新兵的湧入,崇山軍的軍營變得越發忙碌起來,五個兵團除了第二兵團以外全部滿員,甚至都超出了編製。兵員可以說暫時是夠了,而且最大的問題糧草也得以穩妥解決,天鋒軍也沒有再南下進犯,將不論大小一幹事情全部都交給左射等人後,月辰倒是閑的無聊了。
崇山軍以朝廷的名義去借富戶地主們的糧食,還是得上報上級官員知曉。這糧食可不是借完就完了,可是要還的,當然,讓他月辰還是沒有可能了,最終還是得朝廷來還,所以這事還是得上報。趁元默揚和衛繚說他幹的不錯的時候,月辰順勢往臨川上了份奏疏,嚴明了自己打敗天鋒軍進犯、招募新兵和借糧的事情,並且將得到元默揚和衛繚的誇讚也寫了上去,拉他倆墊背,同時還將借來的糧食的具體數量和議定的利息等也都全數上報,作為以後還糧的時候標準。
沒多久,他的奏疏就得到回複,彌王元迎在回信中大肆讚揚了月辰的戰功和借糧的做法,並且書信中毫不吝嗇讚美之詞,就差沒把他誇到天上去了。而月辰看過之後則表示興趣缺缺,心道這一番口頭表揚還不如給官升一級呢。
不過,這回信中倒也給了他一些特權,比如允許他在收複失地重建郡軍的時候“便宜行事”。
這個“便宜行事”就有些說法了,往大了說,意思就是為了收複失地,你月辰在這做什麼都行,往小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特權。比如這次借糧,若要追究起來,他月辰還是有不小的罪責的,你一個小小的邊軍尉,憑什麼代表朝廷借百姓的糧?有什麼資格?往大了說,安一個欺上瞞下的罪名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有了這個便宜行事的特權之後,再這麼做就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了,別人問起來也能反駁說這是大王給自己的便宜行事特權。
除此之外,讓月辰沒想到的是,和朝廷的回信一起送來的還有幾封家書,這本沒什麼,可是讓月辰額頭冒汗的是,這其中竟然還有一封是給自己的,而且送信人赫然就是恨他入骨的葉兮涵。
想想臨來崇山郡之前發生的事,再想到葉飛廳此刻已經班師回朝回到了臨川,繼而又想到距離葉兮涵告訴自己那件事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他的腦子就有些發蒙,眼皮跳動,似有大災降臨。
再展開書信一看,上麵清清楚楚寫著一行小字:五個月了。
……
這日,閑來無事的月辰來到校場巡視新兵的訓練程度。
現在崇山軍的兵力可謂頗為雄厚,足足有五萬多人,雖然比以前的全郡八萬大軍要少一些,但和其他郡比起來,這些已經不少了,也屬於很多的了。雖然如此,但崇山軍現在麵臨的最大的問題,恰恰就是人力不足!
也許有人會疑惑,他們不是有五萬多人嗎,比天鋒軍還多了不到一倍,怎麼可能還會人力不足?
對此月辰也滿是無奈,沒有太好的辦法,雖然現在崇山軍的編製是五萬多人,但好幾個兵團都是最近新組建的,就連人員也大多都是剛招募來的新兵,暫時還派不上用場,唯一可用的也就是最初那一萬多人。
所以,將新兵訓練出戰鬥力就成了眼前最迫切的事情。
“最近天鋒軍那邊的情況怎麼樣?”月辰一邊在校場邊緣巡視,一邊向身旁的人問道。跟在他身後的是左射和韓濱,而他問的人也正是韓濱。
雖然新的情報機構才組建了一個多月,但韓濱顯然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手下的探子訓練了沒幾天就被他全都放出去了,用他的話說是再好的訓練也不如實戰。月辰雖然也認同這句話,但知道他這樣做以後還是狠狠的批評了他,即便要實戰,也得有實戰的基礎才是。可韓濱卻是充耳不聞,依舊將探子放了出去,眼見探子們沒有出現傷亡情況,月辰這才放心,也就不管了。
此刻月辰問起他來,他不禁有些得意洋洋,看了左射一眼,意思是說,看,同樣的時間訓練出來的人,我的人都能執行任務了,見狀左射則是撇撇嘴沒說話。不過,韓濱雖然得意,但情報卻是不敢隨口胡說,而是實話實說道:“天鋒軍好像是被打怕了是的,自從上次來犯之後就一直很安靜,再也沒有派兵南下進犯雙塘和萬利兩縣,倒是中央軍駐守的通興縣時常有小股天鋒軍騷擾,但人數不多,輕易就被中央軍擊退了。”
聽完韓濱的話,月辰不禁皺起眉頭,自從上次天鋒軍南下侵襲雙塘之後這都一個多月了,竟然再沒有一次越境襲擊事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洋洋得意,不是沾沾自喜,而是憂慮。按理說他們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天鋒軍應該報仇才是,可眼前的情況卻是天鋒軍避而不戰,躲進城內紋絲不動,對一河之隔外越來越強盛的崇山軍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