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3)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白居易《長相思》

泗水、汴水和淮河交彙處,有一座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就建成的聞名遐邇的千年港口城市——古泗州城。泗州城地勢偏低,與盱眙城隔淮河相望,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這裏溯淮而上,可到達亳州、阜陽;順淮而下,可直抵淮安、淮陰,經大運河可到長江水域,沿汴河西行,可到長安、洛陽。它處於黃河和長江的漕運中心,扼守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衝,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地位十分重要。

故而泗州具有水陸都會之稱,從唐代到明代,一直以來商賈雲集,錙銖喧鬧,到後期沉入洪澤湖底,輝煌了近千年。

明朝之前,中國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如漢唐之長安、洛陽,北宋之開封,元之大都。

1279年,忽必烈滅亡偏安杭州的南宋,少數民族政權首次徹底征服中原漢境。

來自草原的蒙古貴族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把全國人口劃分成四類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人等西北各少數民族);三是漢人;四是南人,即長江以南的漢人以及少數民族。漢人整體上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漢人和南人都是賤民,不能習武,五戶人家合用一把菜刀。財產可以任意掠奪,妻女可以任意糟蹋,生命可以任意屠殺。中國人甚至連姓名都不能擁有,隻能以出生日期為名。

元朝的殘暴統治還延伸到床頭,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每家新娶媳婦的頭一夜,是一定要送給蒙古保長蹂躪的。

蒙古蠻族還根據帝國臣民的職業性質,細致地劃分出十個等級:一、官(政府官員);二、吏(不能擢升為官員的政府雇員);三、僧(僧侶);四、道(道教教徒);五、醫聖;六、工(高級技工人員);七、匠(低級技工人員;八、娼妓;九、儒(讀書人);十、乞丐。一貫備受尊敬的讀書人,竟然被劃分到社會最底層,還不如儒家所鄙視的娼妓,僅僅比乞丐略微高一點。它徹底打破了兩宋以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認知,可謂乾坤顛倒。

人生苦短,何況人世間天災人禍自古連綿不絕。自秦始皇以來,無論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無不向往長生不死的神仙。一些修真練道之士,參天地之造化,體悟宇宙之真諦,踏破虛空,飛升天界。

天上神仙皆來自凡間修道之人,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曆過一千五百五十劫難。每個劫難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故能居住淩霄寶殿,享受玉皇上帝龍位。人間苦難也往往引起天界神仙的關懷,降下地震、水旱災害或者讖語警示帝王。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各地盜賊蜂起,一片混亂。

玉皇大帝看到下界如此混亂,人人不敬上蒼,就想派一位神仙到下界做皇帝以扭轉乾坤,還芸芸眾生一個清平世界。

“哪位仙家到下界走一遭?”

玉皇大帝端坐巍峨雄壯的淩霄寶殿之上,冷峻的目光俯視著殿下數百個仙人說道。可看到如此亂世,沒有一個神仙吭聲,說願意轉世下凡的。就在這時,殿前的金童玉女打鬧到一塊,並且金童手中的“日”字旗和玉女手中的月字旗攪和在一起。兩個字合成一個“明”字。見此情景,玉皇大帝靈機一動,頒下禦旨:命金童下凡做皇帝,玉女下凡做娘娘。國號就叫“大明”。因此金童轉世成了朱元璋,玉女轉世成了馬大腳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