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氏坐在榻上見端哥兒進了屋裏,如今在書房上學的端哥兒不像小時候那樣活蹦亂跳的了,行為舉止端的事大家公子的風範。隻是看著那個小人兒一本正經的樣子,小張氏還是忍不住想要逗弄一下。
看著端哥兒行了禮起身後,小張氏命他坐在榻上問道:“今日裏先生都教了什麼?”端哥兒挺直了腰背坐在榻上,小臉肅穆的說道:“先生今日裏講了論語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那你理解這句的意思了嗎?”就見端哥兒搖頭晃腦的說道:“先生有說呢,這句的意思是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書本知識。”小張氏見兒子說的振振有詞,問道:“那你說,如今你是什麼樣的狀態呢?”端哥兒有點為難的搔了搔頭,小張氏見狀知道這樣問有些難為孩子了,正打算岔過這個話題,便聽端哥兒說道:“娘,我知道了,就像我每日裏早起給您和祖父祖母請過安後,去書房上學就是這個意思。給長輩請安就是孝順,如今我也隻在府裏並不出門,所以隻要孝順爹娘和祖父祖母,聽先生的話就好了。當然是有餘力學習的,所以爹爹給我尋了先生教我。娘你說我說的對嗎?”端哥兒抬頭看著自己娘親,眼睛裏充滿了期待。雖然兒子說的並不全麵,但也是難為他能想到這些。小張氏並不打算打擊兒子。拿起桌上的一碟子杏仁酥遞給端哥兒,說道:“說的不錯,我們端哥兒上學確實用心聽了。吃塊點心墊墊肚子,不過,說道孝順並不單單是請安就可以。而是,時時都想著父母長輩,事事都以長輩至親為先。這些你如今未必懂,隻是記在心裏日後必然會懂的。”端哥兒點頭稱是,從盤子裏拿了一塊點心吃了起來。
小張氏見兒子吃的開心,心裏也是喜歡。端哥兒正吃著,想起今日在府裏聽到的消息,抬頭問道:“娘,我今日回來時聽人說,您要給我生個弟弟了,是真的嗎?”小張氏知道這事必然會傳到兒子耳中,所以並沒有急著告訴他,見他問道,便笑著點點頭說道:“是啊,不過如今還不知道是個弟弟還是個妹妹呢。”
端哥兒皺了皺鼻子說道:“我想要個妹妹。”“為什麼啊?”小張氏有些好奇的問道。“弟弟肯定會和西跨院珠哥兒一般,又愛哭,又懦弱,還時常被拘在院子裏,一點都不好玩。妹妹肯定和小姑姑一般,愛笑又活潑,能陪我玩,還能給我做荷包,雖然小姑姑做的也不怎麼好看。”小張氏聞言,有些無語的說道:“不管是弟弟還是妹妹,都不會像珠哥兒和你小姑姑一樣,因為那是你的弟弟妹妹,會和咱們住在一起,和你一起長大。且你是哥哥,將來要保護他,要教導他的。”
端哥兒聽了後,眼睛都亮了說道:“娘的意思是,那是我的弟弟妹妹,所以以後他會聽我的話,還和我們一直住在一起?不會像小姑姑那樣回祖母那,也不會像珠哥兒那樣被拘在西跨院?太好了,我要有弟弟妹妹了,我是哥哥啦!”說完興奮的跑了出去,小張氏看著兒子興奮的樣子,簡直和他爹當年知道有了他那時一個樣子。
小張氏正抿嘴笑著,就見端哥兒又跑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兩個二等丫頭哼哧哼哧的抬著個紅木箱子。小張氏隻拿眼睛看著自己兒子,便見兒子興衝衝的跑到自己跟前,招呼著丫鬟把箱子放下,自己親自上前去打開箱子。衝小張氏喊道:“娘,您快過來看看,看看這些個玩意兒弟弟妹妹會不會喜歡?”小張氏近前一看,笑道:“這些不都是你從小到大得來的寶貝玩意兒,平時都不準人瞧上一瞧。今兒個怎麼都拿了過來,你舍得?”“自是舍得,這是給我弟弟妹妹的,怎麼會舍不得,且兒子如今也大了,這些個玩意兒也都不大玩兒了,正好給弟弟妹妹玩兒。”說著,有看了一眼箱子,眼裏有些許不舍,於是又說:“不過,等他長大了,娘你可要提醒他將這些個東西還於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