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2)

此時已是子時十分,一輛華麗富貴的馬車衝過宮門,向內殿疾馳而去,馬車穿過禦花園中的百花林,來到一處小別苑停住,仆人忙拉起簾門,扶國師下車,一行在外麵候著,國師一人徒步向別苑內走去。

他來到一處燈火通明的樓閣前,閣前一名侍衛不停的來回跺步,時不時還向這邊望幾眼,眼中滿是焦急之色。看見國師忙迎上前,雙手抱拳:“國師大人,你總算是來了!”

“何事如此著急,還讓你在此候我?”

“你快隨我來,要是在晚些時候,昭皇怕是等急了,該說我們這些下人的不是了。”說完兩人便向閣樓二層行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國師跪拜行君臣之禮。

昭皇和善的點了點頭:“愛卿,不必多禮,快快請起”說完作勢要扶他起來。

“謝萬歲!”

昭皇回到座位上,招手命下人“來人,賜座。”屆時,從簾後走出兩個宮女,一個手端圓行花梨木墩,別一個手捧青花瓷茶盞。兩人擺放好手中物品,道個萬福。便自行離開。

“國師請用茶,這麼晚還要請國師進宮,你也知道最近西邊發生幹旱,這本不屬於吾國地界,但是怎麼說也是鄰邦。如果處理不好,到時候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戰事,受苦的還是那些邊城的百姓們。”昭皇不些不安的從座位上站起來向門口跺著小方步。

“西北邊陲雖然不願歸順於我們,但是,也隻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民族而已,一直以來他們都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此次旱情或許對他們有史以來碰到最大危機。從表麵看來卻是難以處理!”

“不知道國師可有好的解決方法沒?”昭皇再次回到座位,端起宮女送來的香茶細細品嚐。

“回皇上,臣沒什麼驚世之才,斷不能想出什麼兩全之法,而邊境傳回消息,回鶻族中,有一部分的人已經逃離居住地,向我們國家逼近,按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的話,不出半月,這些難民必定會為了生計而不顧一切,做出一些非常的舉動。甚至會發生暴亂。正如皇上所言,到時候苦的便是邊城的百姓們。其實隻要解決了他們糧食和用水的問題。一切就好辦了。”

“愛卿,說的非常在理,隻是這送水送糧的問題,孤早就想過了,其實孤是想趁此機會收複回鶻,亦不用動用武力,和平解決最好!”昭皇沉吟半天,終於吐露出內心的想法。同用征求的眼光看著國師。

“皇上,臣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隻是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國師麵露為難之色,他想要推舉的是人,昭皇的弟弟“瑞王”,但是一直以來這位王爺都是深居簡出,自從10年前那件事情以後,就更沒見他在宮裏走動過。不知道這會提會不會惹得昭通市皇不高興,姑且試試在說。

“你隻管講就是,更何況能讓國師你看得的決計不是一般的蝦兵蟹將,照實說就好!”昭皇看著他一臉疑慮,心不由的一沉,莫非他要說的那個是他。。。。。。

“是,皇上,臣想要舉薦的就是您的親弟弟‘瑞王’,我覺得此次若派他前往,依他的膽識;武功;才情。決對能和平解決問題。而且朝中沒有第二個比他更適合的呢。一來,他是皇室血親,代表著尊貴的血統,而且由他親自賑災,會讓那些番邦看到吾國的誠意自然對皇上你信服有加,這和談的事至少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在加上和親的話,那麼他們決然沒理由不歸順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