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桐芸小聲的咽了咽口水,原身來這裏雖然才幾天,可也饞了,但她還算懂事,在這個年代白麵餃子可是精貴東西,這麼一大碗,她目測至少有40來個,就算她對人家有恩,但也有點過了。
“大娘,不用了,你拿回去給柱子吃吧,我病好了,不用吃餃子。”趙桐芸推開麵前的大海碗,拒絕道。
高大娘卻不給她機會,一把將碗送到她手裏,拿起一個,就直接塞她嘴裏,什麼也不說,“大娘讓你吃你就吃,說那麼多幹嘛,和我家柱子的命比,這點餃子算什麼。”
說完人就轉身走了,邊走還邊說道“小趙,你好好休息,碗一會兒我讓大柱來拿,你村長叔說了讓你再休息一天,好好養養,明天再去上工,我家裏還有事,就先走了。”
那樣子就好像身後有狗追她一樣,趙桐芸看著手上的大碗愣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這個高大娘看來人不錯,估計村長一家可以好好處處,畢竟她還要在這裏生活好幾年呢。
高大娘一走,趙桐芸那點矜持就收了起來,狼吞虎嗯的將餃子一個個往嘴裏送,那模樣如果讓她自己看到,估計她會被咽死,哦,不,就是她沒看到,也差點咽死,這不剛吃了幾個,她就不得不放下碗,給自己順順脖子,又爬起來拿起對麵桌上的杯子給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一大口,她才感覺好了一點。
好半天,才將餃子給咽了下去,媽呀,她這才從鬼門關回來,又差點把自己弄回去了,這下子她再也不敢狼吞虎咽,咽了咽口水,慢條思理的一個一個的吃了起來。
邊吃她邊整理著原主的記憶,此地與老家相臨,地處西南,叫兩河村,屬於懷市管轄,現在是72年8月,知青點一共有14個人,6女8男,分別住了兩個宿舍,此時正是收玉米的季節,所以大家都下地去了。
她因為剛來沒幾天對這些人都還不太了解,也沒有和誰走得太近,不過以她30多年的閱曆以及她對這段曆史的了解,她想未來這幾年,她還是應該低調做人,平平安安等到高考恢複。
原主的家,卻不在川省下麵的小縣城,而是在川省的省城,家裏有爺爺,爸媽和哥哥、弟弟。她來這裏的原因,隻是家裏人為了保護她,現在的成市,天天都有紅衛兵抄家,批鬥,弄得烏煙瘴氣,加之自家有一點海外關係,雖然現在還沒有被人發現,但為了以防萬一,家裏還是想方設法將她送下鄉當了知青。
至於大哥和弟弟,也是同樣的命運,隻是去了那裏,她暫時並不清楚,不過這並不影響她對他們的擔心,他們沒有她現在的預知能力,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還有家裏的爺爺和爸媽,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她占了人家女兒(妹妹,姐姐)的身體,也應該承擔起她的義務,看來她應該先寫封信回家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