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都(2 / 2)

此次襄陽事變,原本蒙元才是最大的得利方,卻沒想到被滿清抓住時機搶先入城,最後要不是汝陽王及時將襄陽奪回來,蒙元這次出兵恐怕要變成笑柄。

在大宋以為兩國是配合作戰,殊不知他們壓根就沒有聯合過,要不然之後也不會你爭我奪。

隻是隨後究竟是繼續開戰,還是就此罷手,雙方卻都還沒有下定主意,因為旁邊還有一個宋國虎視眈眈。

所以兩國都同時派遣使者前去宋國,想要與其結盟對付另一國。

而同時他們自己也有交易,滿清付出了蒙元無法拒絕的代價,來換取蒙元退出襄陽。

鐵穆爾收了好處,卻也不願意就此罷手,所以讓汝陽王依然陳兵穀城,嚴陣以待。

而在這邊,卻又接到了消息,大宋使者來了。

鐵穆爾不知道使者來意,但還是接見了他們。

不過這時候的李平安卻已經不在使節團中,在到達大都以後,他就直接和使團分開了。

不過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想要行事很不方便,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個翻譯。

這並不難,因為三國民間商貿的來往很頻繁,雖然在其中肯定都有穿插一些奸細、探子,但也不至於因噎廢食,隻要做好反製手段便是了。

在大都亦有不少來自於中原或是江南的漢人商賈,李平安隻是去附近的市場走了一圈,就找到了一個可以用來做反義的年輕男子。

此人名叫王友德,是宿州人士,心思靈活,眼力強,而且準確是他主動找上的李平安。

李平安見他嘴皮子利索,也就先讓他試一試,也不怕他蒙騙自己。

不過回到住處,他還是在私底下好好敲打了這家夥一番,打一棒又在給了一個甜棗,隻要他在自己用他的期間好好辦事,錢少不了他的。

但若是有什麼壞心思,那他就心他的命了。

李平安之所以找上王友德,除了他可以做翻譯之外,主要還是他會和人打交道,有助於幫自己打探消息。

第二,他就帶著王友德到了蒙古人的地盤上,準備去打探消息。

不管是在哪裏,都有階級、貧富之分,蒙古人自然也有底層的百姓,生活水平比其治下的漢人百姓其實好不了多少。

而這類三教九流混雜的地方,向來是各種消息流出的場所。

李平安讓王友德做的也很簡單,專門去打探、收集與襄陽城有關的消息。

王友德確實挺聰明,看他神色似乎隱隱猜測了李平安的身份和來曆,但他憋著沒有,還是先去給他辦事了。

不過那麼多雜亂的消息,王友德又不敢自己猜到了李平安的身份,自己是沒法辨別的,隻能盡量記下來然後回來一一告知李平安,讓他自己做甄別。

這一卻沒什麼收獲,他探聽來的都是李平安已經知道的東西,要不然就是太假了,他自己都能分辨的出來,要不然就是無法得到驗證、而且與李平安想要知道的事情無關的。

不過李平安並不心急,本來這種事情就急不來。

如此又過了兩,王友德才終於帶來了對李平安來有用的消息:“有人,蒙古人在襄陽城的內應,是那位新晉的國公,但朝廷對他的名字諱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