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麼季節,哪怕是冷冽的寒冬,塞外都沒有絲毫的改變,依然是一模一樣的景致。
在一片風沙中,一間坐落於荒野戈壁上的客棧,就顯得很特別了。
這間客棧名叫“龍門客棧”,專門接待塞外來往的人,不管是朝廷往外流放的囚徒,還是要到域外行商的商賈,亦或是為了苦修而出走的江湖獨行客。
李平安就在這時候,帶著任盈盈、冬瓜還有向問一行人,來到了這裏。
距離郭芙之死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李平安一邊研究著清國與蒙元交接明教教主的路線,一邊往與在信中與任盈盈定好的地方趕。
他距離更近,又是早出發,還不知道任盈盈那邊有沒有收到信呢,自然也是先一步趕到了地方。
按照郭芙所,清廷似乎是將那明教教主直接囚禁在了滿洲盛京,如果要將他帶來蒙元,就不會走中原這一條路,因為路線太長且太麻煩,而是會直接沿著塞外而行。
一直到雁門關以西,也就是雙方交界處,才會完成交接。
不過李平安沒有直接跑到雁門去,而是在太原先住下,然後一邊等著任盈盈過來,一邊當起了劫富濟貧的俠盜。
太原那些為富不仁的豪紳在那段時間可謂是風聲鶴唳,極少有不被他光顧的。
李平安白就是正常吃喝休息,晚上就給他們攪個翻地覆,等到官府一直無所獲的官兵們都神經衰弱的時候,他也終於等來了任盈盈。
不過到的卻不隻是任盈盈一個人,她不僅帶來了冬瓜,還帶來了向問等人。
本來她們在接到李平安的信之後,是直接從樂安出發,一路北上,中間先後穿過了大宋、滿清和蒙元三國。
而也就是在穿過滿清時,居然剛巧碰到了已經養好傷的向問一行。
準確,這其實不是碰巧,而是向問等人本就一直在找任盈盈的下落,後來得知她去了大宋,又不斷探聽消息,才知道她近期將北上,然後就在路上等到了她。
兩方會合後,又繼續趕路,終於來到太原與李平安相聚。
對於李平安帶來的明教教主的消息,對任盈盈、向問他們來,自然是個大的好消息。
為何在這麼多年以後,還有這麼多任我行當初的老部下,仍然願意聚集在任盈盈的周圍,以她為尊,聽從她的調遣?
是因為任盈盈威望高,還是因為她魅力大?
很顯然,原因隻有一個,任盈盈是任我行的女兒,唯一而親生女兒。
任我行雖然不知所蹤,但是隻要他一日沒有傳出死亡的消息,那在這些舊部心中,就還有所指望。
他們看中的不是任盈盈,而是在等待任我行歸來。
隻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以任我行的年紀,隨著時間流逝,他生還的概率也越來越低了。
如果不是任盈盈後來自己也慢慢成長起來了,讓包括向問在內的諸多“老臣”都開始歸心,任我行這班舊部早就各自離散了,更別還能幾次三番去圍剿東方不敗了。
然而現在,他們時隔這麼多年以後,終於再次聽到了任我行的下落有關的消息,還是從李平安這個讓向問都讚不絕口、又是任盈盈救命恩人的年輕俊傑傳出來的,真實性靠譜,他們怎麼能不感到激動?
最激動的當然還是任盈盈,看著她當時麵紗上的那雙眼睛,李平安甚至懷疑要不是冬瓜在場,她當時會不會直接撲上來抱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