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氣盛有什麼不好,英雄出少年,想當年陛下也是二十幾歲就領兵隨先帝一起東征西討,才打下這大好河山。所謂虎父無犬子,齊王領兵鎮守邊關,這幾年來毫無差錯,晉王學陛下當年,帶兵掃平大夏,這有何不可?”晉王的老丈人吏部侍郎出聲支持自己的女婿。
趙睿看著下麵這些大臣各種各樣的反應,出聲說:“這是朕的旨意,不是讓你們討論的。晉王帶兵出征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無需再議。”
皇上一錘定音,其他的人都不好再說什麼。趙睿又對晉王說:“我昨晚讓欽天監的人推算了一下,七日後是黃道吉日,利於出征,皇兒好好準備,七日後出征,朕親自為皇兒送行。”
“謝父皇。”
散朝後,晉王首先到秦王家裏拜訪,趙曦對趙旻說:“大哥,你我兄弟從小一起長大,情分自是不同。況當初良妃和皇後兩人也是情同姐妹,現在每年皇後祭日,良妃娘娘也是吃齋念佛,親自祭奠皇後娘娘。大哥你是長子,又是皇後嫡出,眾兄弟之中誰也越不過你去。此次當弟弟的帶兵出征,也是為大哥而去,也全仗大哥掌管的戶部錢糧的支持。倘若兄弟能旗開得勝,大哥在後方支持也是大功一件。大哥以為如何?”
“你我兄弟,還說那些幹什麼。你此次出征大夏,也是為國盡力,為兄自當全力支持。眾兄弟中,除了老五,也就你還對兵事熟悉一些,我們趙家之事,自有我們趙家人擔當。我就看不慣有些人,仗著過去的功勞,目中無人,這麼大歲數還想爭奪兵權。我到擔心他那把老骨頭能不能上馬。”既然事情已成定局,趙旻自然不會公開反對父皇的決定。老二相對於老四,老四的人領兵更讓他忌憚。既然老二來表心意,他當然也要給一個態度。
晉王一走,秦王的親信就對秦王說:“看來這個晉王也是不可小覷的人。”
“無妨,這些年他到是老實。老四這次如此努力的要爭奪兵權,他在士林中頗有名聲,父皇也極為喜愛,老四比老二的威脅更大。打壓老四乃是當前要務。即使老二建立軍功,在軍隊中還有老五與他比肩,到時候兩虎相爭,我們正好取利。”
“王爺深謀遠慮,屬下到是短見了。”
“無妨,你乃我腹心,有什麼話不能說。況國難當頭,作為皇家子弟,哪有不齊心協力,共禦外辱的道理。”作為皇族,無論兄弟怎麼相爭,保家衛國的血性那還是有的。
從秦王府出來,晉王又到了宋王府,看望宋王。因為是春天,掉進河裏也並不太冷,加上太醫精心調理,宋王睡了一晚後基本恢複過來。
趙曦對他說:“父皇已經封我為征西大元帥,七日後領兵出征。府裏楨兒還小,一切都要靠你二嫂打理。他一個女人,有些事情到底不方便,就麻煩你多多照顧他們母子。”
趙晗非常驚訝:“二哥,你被封為征西大元帥?這是今天早朝的事情嗎?”
“是呀,國家有難,男兒自有擔當。我奉命出征,朝中糧草的事情就要靠六弟多多周旋,晉王府裏你也要多多看顧。”
“二哥,隻恨我這腿不方麵,否則我一定和二哥一同出征。”
“我知道六弟的心胸,但是大家都到外麵打仗,朝廷裏的事情誰來處理,糧草誰來運送。六弟呀,後方和前線一樣重要呢?想當初父皇出征,如果沒有諸葛家族在後方源源不斷的運送糧草,哪能很快一統山河呢?所以朝中的事情六弟還有多留意才好。”
“好,我聽二哥的。”
“對了,我昨晚回去看過歐陽庶妃了,她身體已經恢複了。就是被蛇驚嚇過度,看到什麼都害怕有蛇,我已經讓她搬回竹園靜養,又請了太醫院的胡太醫專門幫她調理。我會囑咐王妃好好照顧她的,你放心好了。”晉王眼裏晃過歐陽手腕上的那一圈青痕,心裏極不舒服,他不希望宋王去探視歐陽,這話說得已經不是很委婉了。
“我知道了,希望歐陽庶妃能盡快回複吧。”宋王眼裏閃過那條蛇,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可又說不出來。
待趙曦回到府裏,柳王妃已經知道了他要領兵出征的消息,正擔憂不已。
“王爺,妾身聽說你要領兵出征,這是真的嗎?”
“國家有難,作為皇子,豈能不為父皇分憂?”
“王爺,我聽說大夏騎兵凶悍無比,連能征慣戰的司馬大將軍都戰敗。王爺你從未上過戰場,妾身替王爺擔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