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禽獸哭 第204章七星帝陵聲聲驚(1 / 2)

神武門外,山丘林立,綠水回環,鬱鬱蔥蔥。

林中有一涼亭,名曰輯芳亭。在輯芳亭的北麵,有一個土坡。名曰梅山(景山)。

梅山之上,還有一涼亭,叫做壽皇亭。壽皇亭傍邊,有一棵老槐樹,不過,現在槐樹的葉子已經有些泛黃,秋風掃來,泛落的葉子讓人有一種悲秋的傷感,準確的來說,就像一個生命在逐漸枯萎的老人,眼睜睜地看著生命的流失,而束手無策。

壽皇亭邊,老槐樹下,一個身體單薄的少年,雖然穿著明黃色的蟒袍,可那單薄的身姿讓人一看就覺得是營養不良,惡趣味想一下,估計他的小雞ji都應該比同齡的人小一點,因為,剛剛他往前麵的湖裏麵撒尿的時候,水柱噴的軟弱無力,所以小一點也是可以說通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這名少年,心裏在滴血,因為他了解了自己的生存黃金環境後,除了苦澀以外,就是對未來的一種惶恐和無助。

是的,這位少年就是大明萬曆皇帝的長子,也就是後來隻當了三十九天皇帝的朱常洛,而他的三弟就是後來的福王朱常洵,而這廝後來也被李自成給點了天燈,因為福王很肥胖,據說李自成把福王點天燈的時候,直接從福王的肚臍眼上插進去一根棉繩,棉繩點燃了肚皮上的油脂,而且一連燃燒了一個月。

最主要這這位少年以外的是,自己的母親是一位宮女,自己是宮女和皇帝激情後的意外產物。

從小,神宗皇帝,也就是朱翊(yi)鈞,就不喜歡自己。

自己母親,也就是現在的恭王妃,生活水平簡直比一般的太監都差,身居在幽宮中。

現在雖然是明黃色的皇子袍,可是,除了自己的伴當,小太監韓本用之外,自己其實還是煢煢孑立,形影相吊,隻不過名分上是皇長子,正宗的皇二代。

這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在人生的大潮上怎樣劈波斬浪,開拓不朽的大明盛世帝國,雖然在前路上會有各種各樣的阻礙,但少年心裏已經充滿了鬥誌,隻不過,落葉微黃的壽皇亭,那棵老槐樹,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朱由檢崇禎就是吊死在這棵樹的,現在,這棵樹沒有幹枯的跡象,但是,五十多年後,那個春天,一個叫做三月十八的日子,朱由檢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大明王朝也耗盡了最後的一點元氣,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悲壯中,華夏民族也開啟了未來二百六十八年的黑暗之路。

心痛了,隻是對未來的思考,少年這時不自覺的想到了八天前自己到京師十三陵定陵進行旅遊時的情景。

八天前,按照二十一世紀的時空,那是九月初九,一個禮拜天,一名叫朱常洛的青年,作為京師大學漢語言,專修明清文學的大四生,要去定陵看看明代神宗皇帝的七星陵墓。

明代的神宗皇帝,也就是說萬曆皇帝,臨朝四十八年,其中有三十八年不上朝,在位期間,征調大明所有的堪輿大師,練氣士,奇門遁甲師,道教四大宗師,包括龍虎山,武當山,青城山,嶗山,為了確保朱家龍氣地脈,從雪域密宗,尋找了古天竺的佛宗繼承人,來確保大明的萬代基業。

後來,經過大明國師劉甲申,欽天監監正邵洛,經過各方的協調論證,在萬曆皇帝的朱批下,與萬曆十二年進行動工,工期長達六年之久。

我們都明白,大明的龍脈就是北方燕山,東入大海的火德之龍,東入大海之後,和海龍衝突不斷,這也導致大明中期以後,從海上傳來的威脅不斷,包括東邊倭蛇八岐的西衝,這也導致萬曆年間的援朝抗倭,後來還有來自白山黑水之間,水德龍脈的衝擊。而最終,水德龍脈咬住了火德龍脈,滿族人也最終入關,建立了清國。

當然,明初的國都就由長江水道邊的南京搬到背地的燕京,也就是說為了匡扶龍脈。

後來,皇家陵墓,特別是萬曆皇帝的定陵,他的整個陵墓的布局按照北鬥七星進行打造,因為萬曆根據道家的北鬥主死,堪輿家的水火相衝龍脈相衝,確定下了水龍脈衝火龍脈,七星釘龍脈。

這對大明的火龍脈來說,就是死上加死,死死為生。按照易家否極泰來說法,皇家龍脈在百年後,通過水火相濟,星辰鬥力的加持下,會扭轉乾坤,打穿由密宗做過手腳的輪回通道,由天命之人穿越,拯救火德龍脈,匡扶大明,福威天下。

現在正是九月初九,重陽雙九,而朱常洛這天也真好來到定陵。定陵的構造,用北鬥七星的來參照,那碑亭就是天樞(貪狼星),神道柱就是天璿(巨門星),欞星門是天璣(祿存星),禦河橋為天權(文曲星),文武坊門為玉衡(廉貞星),享殿是開陽(武曲星),寶鼎為搖光(破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