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握手不要臉 第297章 北國八省,收歸大明(1 / 2)

崇禎三年的這個秋天,朱常浩總算帶領王府的水師,陸師,齊頭並進,將女真韃子追亡逐北,皇太極也逃進北極圈,接下來就是如何管理這遼闊的東北亞,恢複大明奴兒幹都司的舊址,另外,向西向北的拓展,立即提上了日程。

北直隸,遼東宣慰司也從登州府開始向奴兒幹的駐地,也就是廟街那個地方進駐,第一任宣慰司指揮使不是別人,正是宋獻策。

按照朱常浩給宋獻策的密令,在進駐廟街之後,就要修築一條從廟街,沿著遼東平原的海岸線,直接一路向南,經過盛京之後,抵達大明的屬國朝.鮮李氏王朝東南邊,一個叫斧山的小漁村,作為終點站鐵路。另外,還要修建一條從京師抵達盛京的鐵路,畢竟大明的疆域大了,如果沒有便捷的交通,那管理這個帝國,也是鞭長莫及,捉襟見肘。

修築鐵路的人丁,用官府的話來說,為了大明以後的長治久安,也為了對他們叛國罪的懲罰,要用十萬健壯旗丁,服役期為十年,來修築大明的五縱五橫的大鐵路網,上天有好生之德,讓他們將功贖罪。

說實話,隻有這十萬犯叛國罪的旗丁,修築鐵路也是不夠的,好在現在的流民不少,按照目前這樣的情況估計,流民的數量不下千萬,也就是說,大明現在有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已經掙紮在死亡線上,朱常浩覺得,將這些人調動起來,每月有一定的錢糧,他們一定會迸發出極大的爆發力。

崇禎三年的臘月,朱常浩帶著劉正,袁崇煥,老道,還有王妃劉紫蓮,王府的世子朱國橎和郡主朱槿,在紫禁城裏麵,和皇帝侄兒崇禎一起過年了。

就在離開的前夕,朱常浩已經給宋應星和孫元化發去了一份加急王令,要求他們為遼東地界的沈陽附近,開春後組建一座鋼鐵廠,還有蒸汽機車頭生產基地,來年為遼東直接向北冰洋附近鋪設鐵路做準備。

這份王令發完還不算,還給大明商務部長馬懋才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他加快西南地區和東北亞地區的建設以及商業的開發。

工業部侍郎王徵要配合馬懋才和農務部侍郎秦如珍,做好工業布局,提出讓機器生產商品,然後更多的人推向城鎮,如果城鎮容納不下,就招進各個作坊,還有鐵路修築上。

另外,政事內閣和兵事內閣要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裏,預算出崇禎四年的各項工程和活動的經費,開春之後,朱常浩會回去和他們進行商討,然後頒布實施。

…………

在發了十一道命令之後,朱常浩總算安心了,畢竟大事自己已經安排下去了,小事,那就讓政事內閣和兵事內閣的人商議去吧,自己這兩個月的任務,就是在京師裏麵做好應酬,和朝堂上的那些白臉,紅臉,黑臉的朝臣們玩玩,順便再挖上幾個有才華的人,為大明未來的發展的做點貢獻。

臘月初五,朱常浩再次進了京師,當晚,就被崇禎請進了保和殿,就在保和殿裏麵,叔侄二人,還有彼此雙方的女眷孩子,進行家庭和睦聚餐。

席間,孩子和女眷的們之間的玩鬧,朱常浩和崇禎沒有管,而是起身離開飯桌,到禦書房商議起了這次收複遼東,將疆域從盛京向北,一直到西伯利亞海,七千多裏路程該怎樣劃分管轄的事情。

按照萬曆年間,皇室裏麵的那張萬國坤輿全圖比劃了一下,崇禎心裏激動地都不知道說啥好了,按照萬國坤輿全圖和這次驅除韃子的路線圖來看,極北之地就是大海,被茫茫的冰川,苔蘚,還有四不像(馴鹿)所占據。

這樣的國土,雖說是苦寒之地,但麵積要超過大明帝國現在實際掌握的國土了,崇禎心裏暗想道,“想不到自己作為大明帝國的第十六位皇帝,在這社稷被內憂外患風雨飄零的時候,竟然能夠開疆拓土,再次打造了版圖相當一個大明帝國。”

崇禎對於朱常浩這次的這番軍事行動,心裏也沒有芥蒂了,畢竟五皇叔也說過,今生今世是不會做皇帝的。

版圖打下來了,那接下來自然就要對這些地方進行管轄了,問題是這些地方,現在是真的苦寒之地,不但人口少,當地的農作物也不是太多,好在當地的煤礦,鐵礦,還有石灰岩之類的東西不少,再說,當地還有一些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隻要將鐵路修通,大明各地的貨物,也可以在此地互通有無,人流量增加起來,遼北的苦寒之地,那就不是苦難之地了,而是聚寶盆。

從北令海峽,水平向西,有大量的河流流到了極北之海,而且,還有大量南北走向的山脈,最主要的在東南角,還有一個半島,這半島上麵,地熱資源豐富,還有大量的森林,沿海的漁業資源,由於島下麵的地熱關係,都在半島周邊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