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卷五 烽火連城 贈書(1 / 3)

劍南道中,討伐吐蕃的戰前準備緊張的展開,一個月的時間其實還是很倉促的,這種大規模的出征一般需要數月的物資裝備的整頓和準備,但在玄宗的嚴旨之下,是不可能好整以暇按部就班了。

十餘日後,贛南西道和黔中道的一萬兵馬抵達成都,領軍將領向王源報道歸營。成都城中的兵馬總數達到三萬人。數日後,朝廷的第一批物資運抵成都,自此之後,兵器盔甲箭支馬匹等物資便源源不斷的運達成都。這一次運來的可不是什麼破爛貨,楊國忠利用權力之便給予劍南軍最優厚的支持,彌補劍南軍兵器盔甲馬匹不足的窘境。

王源和宋建功等每日忙的不可開交,接手分發物資裝備,準備戰前的行程。除此之外,王源還有個重要的任務要完成,那便是考慮劍南軍的進攻方向。

往北還是往南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往北進攻的話可協助河西軍和隴右軍完成對兩湖三城之地的包夾,可徹底控製住吐蕃北境的大片地區,且劍南軍可保證不會遭受大的損失。但問題是,那樣一來,西路軍的高仙芝的兵馬將獨自承受南方吐蕃軍主力的圍攻。如果高仙芝的七萬大軍被殲滅,這第二次的討伐其實也離失敗不遠了。當南方的吐蕃兵馬緩過頭來攻擊劍南軍和隴右河西聯軍時,王源擔心甚至連野牛城都要失去。

而往南進軍則可同安西軍形成東西包夾之勢,兩軍同時往邏些城攻擊,可逼迫吐蕃兵馬不得不分兵兩路同時對付劍南軍和安西軍,等於相互間給對方減輕壓力。但不得不提的是,吐蕃國的主力大軍便在南方,數量有十餘萬之多,占據天時地利的十萬吐蕃大軍的戰力不容小覷。而為了保衛邏些城,這些吐蕃兵馬定會絕命死戰,那將是一場場的血戰等著自己。

這是個兩難的選擇,是為了整體戰局的考慮不考慮劍南軍的損失,還是保全劍南軍而將整個戰局至於危險的境地。這對王源來說是個很難抉擇的難題。但王源很快便做出了選擇,他的選擇是往南進軍。王源雖然是個自私的人,但和吐蕃作戰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王源在這種事上還是有原則底線的。而且如果這一次再讓吐蕃人贏得這場戰爭,那麼自己即便保有全部的兵馬退守劍南道,也未必能守得住劍南。野牛城也是肯定要失去的,那麼自己賴以擴軍建設軍隊的資金便會斷裂,同樣不啻於一場徹底的大敗。

往南攻擊的決定是冒險的,但王源願意去冒這個險,於公於私,這都是必行的一條路。

二月底的一天,一輛車軸被壓得彎曲的大車抵達成都城王節度使府中。大管家黃三揭開車上的幾隻大箱子時,頓時驚訝的張大了嘴巴。幾隻大箱子裏滿滿當當裝著的都是金光閃閃的金錠,數量驚人。

押車的數十名漢子在見到王源之後才允許王家人將黃金搬下大車,同時領頭的漢子交給王源一封信,之後這些人便快馬離開。王源笑眯眯的看著這些人離去,哼著小曲兒負手回到後宅,心情無比的高興。這一車的黃金便是太子李亨巴巴的命李輔國來成都送給自己的一筆竹杠。這筆錢終於落入袋中,平白給了自己一大筆的資金援助,怎不讓王源開心不已。

那封信是李輔國的信,信中要求王源收到錢後立刻辦事,說服楊國忠站在太子一方同李林甫決裂。信中還說了許多狠話,無非是若不能辦成此事,便如何如何。身為羅衣門中人,便要效忠太子,否則便如何如何之類的話。王源付之一笑,將這封信丟進了火盆裏化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