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播城下,大唐討伐吐蕃的三路大軍四位大帥終於聚首,可謂是開戰以來破天荒第一次。這四人中,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都是大唐軍中的風雲人物,無數士兵們的偶像。而新近崛起的王源的威名絲毫不比他們差,甚至有趕而超之之態。
唯一遺憾的是,這樣的聚首來的遲了些,若是早一個月的時間,三路大軍正挾勝利之餘威在此會師,匹播城下定是另一番的光景。現在說是三路大軍聚首,其實也隻剩下了兩路兵馬,北路的兩名大帥已經成了光杆司令。即便是王源和高仙芝,手中的兵馬也極其有限,三路兵馬會師之後的總兵力也不過七萬人而已。
但對吐蕃人而言,這七萬人卻是讓人恐懼的。安西軍抵達匹播城下,城中的額那兒古著實嚇了一跳,一邊大罵西川都的兵馬無能,竟然眼睜睜的放了這三萬多兵馬來到了匹播城,一邊立刻上奏請求趕緊增援匹播城。
這時候唯一能增援的也就是西川都的兵馬了,七萬兵馬被高仙芝坑了近兩萬,剩下的五萬兵馬在安西軍抵達的次日便一股腦的從邏些城西南方趕到了匹播城。匹播城中再一次聚集了十五萬大軍,但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這十五萬大軍已經是吐蕃最後的老本了。雖然邏些城中還有五萬兵馬,但那些兵馬是保護讚普和王公大臣的兵力,另外還控製著邏些城的治安,那是動也不能動的。
這一點唐軍大帥們早就心裏有數了,安西軍一來,西川都的兵馬也一定跟著來,那是肯定的。眼下匹播城中又彙聚了大量的兵馬,似乎一下子戰爭的導.火索又即將點燃,似乎一場大戰又將一觸即發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初十六萬對六萬都沒打贏,額那兒古現在根本不可能冒險。眼下除了耗著別無他法,額那兒古也不知道這麼耗下去何時是個頭。但他心裏清楚,唐軍肯定會有所動作,不會這麼無休止的耗下去。已經快到七月了,九月之後高原上的天氣便開始轉為嚴寒惡劣,唐軍絕不會熬到那個時候。當然,額那兒古希望他們能忽視這一點,到了寒冷的天氣來臨,或許自己有可能一雪前恥。
唐軍營中,這幾日高仙芝也在竭力的勸說王源進行一場攻城作戰。高仙芝的理論很簡單,無論是戰是和,都需要攻一場才成。朝廷的旨意在七月初便要抵達,到時候如果朝廷決意要滅吐蕃國,那麼這匹播城是一定要拿下來的,至於邏些城如何攻,那是後話。如果朝廷同意和吐蕃人議和,其實也需要一場凶狠的攻城戰展示肌肉施加壓力,那樣和議才能順利的進行,逼著吐蕃人開出更有利於大唐的條件來商討和議。
王源對他的觀點是讚同的,但王源卻絕不會同意他的攻城方式。高仙芝希望七萬大軍來一場傳統的正規的展示實力的攻城作戰,對於最後一點王源讚同,但前兩點王源覺得毫無必要。隻需要展示肌肉給予對方極大的心理壓力即可,卻不必來一場人海戰術,白白的死傷兵馬。若一旦攻城損失太多,反倒容易助長吐蕃人的士氣,那樣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王源安危高仙芝稍等兩三日再談這個問題,因為他在等第三批補給的到來,第三批的補給中有一千枚霹靂彈,王源打算不計成本的用這些霹靂彈逼著對手答應和議。這雖然很花錢,也很讓王源肉痛,但比之傳統的攻城作戰更為有效而且很少傷及人命。
而且王源斷定,朝廷是一定會同意和議的,很簡單因為這是遠在吐蕃的四名節度使的一致建議,朝廷一定會慎重考慮。另外一點便是,朝廷從哪裏抽出二十萬的兵馬來增援?就算現在新調集兵馬新募集兵力增援,時間也太晚了。很快就要到秋天,高原的秋天眨眼就沒了,葉子一黃便要下雪下冰了,到時候還怎麼打仗?自石堡城之戰後,冬季出兵作戰其實已經成了大唐朝廷上下公認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