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自然環境的製約,自古這綏德居民外出,普遍步行。隻有極少數官宦富戶才有條件騎馬、坐轎或乘坐“駕窩子”。平民百姓隻有結婚嫁娶,迎人送親婦女和新娘才可騎毛驢或坐轎,平日出行,與騎馬坐轎無緣。
周暨與新任縣丞也坐不得轎子,隻能一人一頭當地特產的毛驢代步,帶上兩個老衙役,騎上毛驢上河穀上幾家士紳富戶那裏開張賣官。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搶手讓人趨之若鶩?什麼是最大的無本買賣?那就是賣官鬻爵,原本沿河之上那些根本不把這個縣令放在眼裏的地主老財聞聽可以用錢糧賣來官身告白,那還說什麼?當時個個都大開中堂,以以往絕對沒有的規格招待了綏德的老父母,當時之熱情真的就將他周暨當成了親生父母招待,那架勢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讓周暨第一次感覺到了被尊重的快慰。
記得當時周暨和新任縣丞騎著瘦弱的毛驢來到離著縣城最近的一戶大地主家的時候,在那巨大的莊園之外,就被幾個趾高氣揚的豪奴擋住,宰相門前七品官,這莊園的主人可是擔著替西安王爺整治王莊的事物,在人前人後那都是一聲王府管家莊頭的稱呼,一個不受上麵待見的縣令還真就不怎麼被看得起。
當那縣丞低三下四的請那莊丁進去通報的時候,得到的就是一句:“我家老爺上西安王府勾當事物去了。”一個大大的閉門羹。
但縣丞卻笑嘻嘻的說道;“我家老爺是給你家莊主送前程來的”之後,裏麵傳來的就是一聲請了,進得奢華無比的大廳,看到的是主人托大的白臉,一杯淡的養魚的苦茶。
當縣丞慢條斯理的說出,現在縣上有一教諭空缺,有心在地方士紳子弟之中折賢良者舉薦的時候,那白臉就變成了紅臉,淡茶也換上了龍井,當縣丞言道為抵抗杆子保衛地方需要些捐輸的時候,那莊主毫不猶豫的拿出了一千石的糧食,還悄悄的將十幾錠重達五十兩的大銀像丟石頭一般丟在了他們驢背的褡褳裏。
於是在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的氣氛裏,買賣圓滿達成。
除了縣丞需要周暨舉薦,上峰考核批複之外,剩下的書辦,教諭醫學,陰陽學,僧網司,道紀司,等等這些都是有官而無祿的職司,根本就是縣尊走個形式,最後向上麵報備一下就行,所以,事情辦的相當的順利,當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兩麵高興。
當時,周暨看著堆積如山的錢糧心中想到:“早知道這些人有這麼大方,我何不將那些告身價格再提上兩成?想當初何必每歲都為錢糧發愁?”
緊緊捏著墨跡未幹的舉薦司文,生怕跑了的地主也飛快的轉著腦袋,“早知道這官身竟然是如此方便就能取來,當初何必讓小子寒窗苦讀?現在拿著這個不過是跨過了民與官的門檻,得趕緊派人,不,得自己親自跑趟府城,著實了這事,然後上下打點一番,散些銀錢,弄個進階,我可不伺候你這個呆板不受待見的縣令,趕緊調離著兔子不拉屎的窮地方,再好生經營一番,說不得就是飛黃騰達光宗耀祖。”
結果這周暨竟然吃驚的發現,周暨總算配齊了縣上各級領導班子,但是,沒到半年,自己的那些新手下,竟然紛紛上調高升,自己這個堂堂縣尊依舊是一個縣丞兼師爺,帶著手下小貓兩三隻,於是,在秋收征集賦稅之時,周暨就又有了一大把的官身空缺發賣,於是,兩個老兄弟一商量,與其敲骨吸髓這地方百姓交納錢糧賦稅,不如再拿出官身舉薦一批籌集,於是,周暨幹脆舍了百姓直接發賣官身,上峰正為綏德官吏體係不全犯愁,也派不下一個人來履任,正是兩全其美,周暨舉薦當然照準,兩下三方皆大歡喜。
於是,這綏德在這周暨運作下,年年都能足額準時還不激起民變的情況下完成上峰交代的錢糧,更是把地方百姓治理的井井有條萬人擁護,成了一個傳奇。
因此上,在這陝北之地,綏德不但有盛產綏德的漢子,還最是出息官身,幾年後這綏德地主家的大小子弟個個出外做官,還招攬了外地大戶紛紛趕來捐輸納獻。
周暨不但安撫了百姓,修養了生息,自己順帶著弄了個盆滿缽滿,還年年得到上峰一個能吏的考評。
此次出行不過短短兩天,周暨和縣丞兼師爺就為縣上募集了七千石的糧食,一萬一千兩的白銀,還有紅光滿麵肚子裏的油水。
這樣的效率當時就讓趙千戶目瞪口呆轉而欣喜若狂了。
解決了錢糧這個問題,其他的就都不是問題了,當然一切都好辦了,周暨簽丁令一發,開出了一日兩頓,兩頓管飽,傷有賞賜,死有燒埋撫恤的條件,當時轟動了整個綏德,一群群彪悍的漢子自備刀槍更多的是夾著一根木棍蜂擁而來,期間幾夥,趙千戶怎麼看怎麼像邊境上的賊人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