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聚攏流民(1 / 2)

得到山寨實惠的三兒就是這樣人群中的一員。

三兒本是富縣城郊的一個農戶,原本家裏還有幾畝薄田,父母婆姨侍弄田土,老爹在農閑時候還可以編製些筐簍拿集市上出售,換些油鹽,三兒身強力壯,農閑時候還到縣城裏去打些零工,自己的婆娘也是一手的好女紅,給富人家的小姐太太做些嫁衣玩物,賺些貼補,一家勤儉辛勞,原本小日子倒也不賴。

怎奈何先是皇帝三大征,於是各種由此而起的負擔徭役如穿天猴般不斷加派開來,田地產出竟然抵不過賦稅,一家額外收入也開始填補不上窟窿,忙死忙活的每年下來竟然還要借高利貸過活,於是日子日漸窘迫。

但也沒辦法,天下都是如此,熬著吧,還能怎樣?

好在父親和自己帶著半大的孩子去遠處的山上砍來的油條(也叫荊條)這就是點力氣不要本錢,編製成框簍,去了城門稅,去了各種稅收還能落個仨瓜倆棗的,女人和母親也開始沒日沒夜的為縣裏的成衣鋪和大戶縫製衣裳鬧點手工,三兒更是起早貪黑的拚命苦幹,才落的一家不死。

但即便這樣也開始吃上頓沒了下頓,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前年勉強湊齊了上繳的糧米和各種火耗雀耗什麼的,當時家裏就再沒了隔夜之糧,但要命的是在十一月,上麵一個命令下來,要把這些米糧由個人送到長城邊軍那裏。

這富縣到九邊之地何止千裏?一路吃喝還要自己配備,本就是為了完成皇糧國稅,已經家徒四壁,大家就靠著野菜度命,哪裏還有結餘給運糧的路上吃?

這可是要了人命,不去是不行的,酷吏如狼似虎的瞪眼催逼著呢,要不就鎖拿了進縣裏大牢,那黑幽幽的大牢可不是好去處,每年隻見進去不見出來,那是吃人的老虎,再就是不去也可以,那就要交折算錢,那可是嚇死人的數量啊,那更是直接這種家庭負擔不起的。

好吧,咱們窮人就剩下這把笨力氣和一條爛命了,三兒就推上獨輪車,帶上上繳的米糧和一路上要吃的野菜幹糧,跟著大隊上路。

一路上千辛萬苦不必說,更要命的是各地流民四起盜匪成群,官老爺更是各個怕死,沒有幾個願意押運回護,沒走上一百裏,一夥盜賊來攻,官軍和衙役是望風而逃,丟下這些運輸的苦力任人宰割。

好在三兒命大,雖然丟了糧米但還逃回了性命,不少鄉鄰卻沒有他這般幸運,被杆子裹挾了上山,再沒有半點音訊。

三兒一路奔逃,人還沒到家,縣裏的衙役卻比他先到了自己家裏,如狼似虎的差役,一定要按照規矩賠付上丟失的稅賦糧草,任你萬般哀求也不成,如果沒有補交,或抓了老爹入獄或綁了婆娘發賣,沒有半點通融。

可老爹入獄就是有去無回,婆娘發賣更是家破人亡,沒奈何跺跺腳,把家裏僅有的幾畝薄田哀告著縣上大戶買了,才湊出銀錢交完,這樣一家也就成了赤貧,再次冒險啟程押運,一路上風餐露宿,吃盡了疾苦,沿途上還和杆子很鬥了一場。

都是性命攸關的,你搶了我的,便是要我的一家老小性命,所以大家也紅了眼,見有杆子前來,便是抄起棍棒扁擔,不顧一切的上前拚命。

杆子也是流民組成,也是老弱婦孺居多,還不如這些壯漢體力,幾番打鬥下來,好說歹說的把糧食押運到了九邊之地,也是三兒運氣,攤上一個苦出身的軍漢,沒有太多刁難,這才一路要飯回了家。

沒了田地卻不能沒有賦稅徭役,因為在你的名下還是有地存在,各種負擔一樣沒少,看著即將到來的賦稅秋糧各種任務,現在家裏是賣無可賣隻有死路一條。

今年一家都準備下了幾條繩子,到秋天實在說不過,一家吊死算了,也好過骨肉分離。

卻不想,這老天不讓窮人活命,一股嘩變的邊軍衝來,再次血洗了這不大的村子,好在三兒乖巧,求爺爺告奶奶,一家得保性命,剛剛變兵過去,卻又來了官軍,這下更慘,一般衙役帶著官軍,將剩下的一床草席都搶了去,更將三兒爺幾個抓了,當了夫子,搬運物資,受盡打罵,眼看著就要拿著上戰場充數,這時候,天可憐見,打著闖字旗幟的黑虎軍來了,和官軍狠鬥一場,三兒爺倆也趁亂逃了性命。

至於賊退後是個什麼情狀,那就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聽天由命吧。

老天眷顧三兒,在這幾戰時候竟然活下來,更得這黑虎星也是個仁義之師,不但不殺人放火還給清苦百姓分發繳獲的糧食,當時三兒一家也是得了幾十斤糧食的,但看著這區區僅僅能活到開春,還說不定黑虎星大軍一去,衙役便要上門,就這點糧食也一定保不住,當一家愁苦彷徨的時候,闖字軍發出告示來,言道為充實葫蘆峪,廣招流民百姓進穀屯墾,並負擔冬天的一定口糧,天啊,這是多麼誘人的條件?大家正愁這個冬天能不能活過去呢,三兒和老爹一商量,幹脆一家老小就隨了這仁義大王黑虎星上山吧,也好過這官府無休止的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