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民心所向(1 / 2)

三兒的婆娘在這一天的早晨,正為自己的一家人熬粥,男人一早就和村裏的兄弟們去修路了,公公去幾個沒勞力家幫忙,自己與婆婆就準備做好了飯,等著他們爺兩個回來,這時候就遠遠的見兩個穿雪白衣服的娘子帶著大車進了村,尋人問了什麼,然後在村民的指點下,來到了自己的地窩子前。

一個娘子站在地窩子的籬笆前對著自己家高喊道;“三兒婆娘在家嗎?孫大娘在家嗎?”

三兒婆娘忙放下手裏的活計,在圍裙上擦了手迎了出來道;“我就是三兒婆娘,這位小娘子有事嗎?”

那小娘子笑著道;“你可是在書記那裏登記了會做衣服的?”

三兒婆娘一愣,但馬上想起,卻是當初剛進山寨的時候,山寨要求大家登記自己的技能,老爹登記了編製條框的手藝,自己和婆婆登記了縫製衣服的手藝,忙道;“小娘子,卻是如此,我和婆婆的確是會這些手藝。”然後戰戰兢兢地的問了一句:“可有什麼徭役?”

那白衣娘子聞聽爽朗一笑道:“哪裏是什麼徭役,我這裏倒是有些活計的。”

聞聽此言,三兒媳婦把心放下,等著那娘子說話。

“那就好,現在根據地上需要做五千套軍服,這是衣服的樣子,看看大嫂可做的出?”那小娘子說著拿出一張紙來,那上麵是一套衣服的樣式,三兒婆娘接過來看了,圖紙上的字不認識,但那個樣式還是認得,這上麵的圖樣有別於中原的漢服,更接近於蒙古胡服,富縣臨近蒙古,胡服見的多了,就忙道;“好叫小娘子知道,我和婆婆都做過這胡服,不是很難,不知道小娘子有何吩咐?”這時候婆婆也在地窩子裏走了出來看,三兒婆娘就退了一步讓婆婆上前。

那小娘子上前跟婆婆道:“是這樣的,這位婆婆,我們黑虎軍上需要五千套軍服,需要大家幫忙做下,我去登記處查了下,知道你們婆媳會這個手藝,不知道可否承接下?”

婆婆見是軍隊上要的,馬上接口道;“既然是山寨上的事情,我老婆子和兒媳定當辦到,請小娘子發下活計就是。”說這話時候,暗暗長出一口氣,“還好,不要我們出布料,這就是恩德了。”

“婆婆誤會,我們不是強要的,按照闖王規矩,十天內能做多少請您老報個數,如果不浪費,我們按照每套五斤白米的工錢給付,還有就是每天給予二兩燈油,你看可好?”那小娘子商量著道。

婆婆一愣,這上麵派下來的徭役還有給工錢啦?這是什麼世道?

“大娘莫不是不想做?如若不想,那我就找別人去了。”那小娘子沒有半分不快,就要收了圖樣。婆婆馬上縮回手笑著道;“小娘子誤會,這縫縫補補本就是我和媳婦的本事,哪裏不會?隻是聽說要給工錢有些愣神,其實我們吃喝都是山寨的,給山寨做些活計是分內之事,不要工錢的,但燈油能否多給些?我老婆子怕耽誤了山寨上的事情。”

“哈哈,是這樣啊,來時候我們闖王也知道大家的心思,所以一再叮囑我們,工錢要給的,但燈油卻是按照你們的活計量可以商量。”

推托了好一陣,婆婆決定收下工錢,接下了二十套的活計,這是自己婆媳在十天裏的能力了,但也同時可以賺到一百斤白米和六斤燈油。

那小娘子歡天喜地的交割了布匹和針線,往下一家走去。

婆媳兩個匆匆給男人做好了飯,趁著天亮,就開始在地窩子前忙開了,但不一會的時候,卻見那兩個小娘子愁眉苦臉的帶著不少的布匹往村外走去。婆婆知道好像不好,就放下手裏的針線迎上道;“不知道兩位小娘子為何愁眉不展?可要我老婆子幫忙嗎?”

其中一個白衣小娘子見婆婆動問就站下道;“婆婆,我本以為咱們村上婆娘多些,能多攔下些活計,但是那些婆娘卻隻是會針線不會下料,所以我們的任務沒有完成,少不得春蘭隊長要怪罪的。”

婆婆一聽卻是這事,當時一愣,正愣神間衣袖被人拉扯,回頭時候卻是媳婦在給自己使眼色。

“兩位小娘子且慢走,待我與婆婆商量一下。”

“孫家娘子且去商量,我等你一會。”那白衣娘子謙遜道。

媳婦便把婆婆拉到一邊低聲道;“婆婆,我看山寨急需軍裝,我們婆媳正會這樣的式樣裁剪,而本村其他的婆姨卻隻會縫製,莫不如我們再攬下裁剪的活計,我們裁剪完樣子和布料,發給其他姐妹縫製,山寨上給我們每套五斤白米和二兩燈油,我們給其他姐妹四斤白米二兩燈油,這樣我們還可以從中賺些富裕,婆婆看媳婦想法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