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雨綢繆(1 / 2)

趙興述說大概,呂世見吳濤已經有所領悟,便笑道,“但不知吳濤軍師對這個情報怎麼看待。”

吳濤沉思了下,整理了下自己的思路道;“我認為這是官府假借那張元的手欲對咱們根據地不利。”

看看呂世認真的傾聽,就接著道:“首先是那兩個縣的衛所兵的補充和供應,就是準備用他們來對我們實行圍剿,現在的朝廷對向我們這樣的杆子,一般認為是癬詰之患,一是采取隱瞞不報以免造成轟動,引起上官震動,引起對自己的考評不利,但是現在我們卻出其不意的打破了突破五萬官軍十麵埋伏的延川,顯示了我們的力量,真正的震驚了朝野,這就成了官府大患,不得不予以痛剿,但邊軍現在新敗,並對兵變和高迎祥的起事窮於應付,再也不能依仗,隻能依靠各地衛所之軍,但衛所之兵積欠多年,早不複用,但官府卻又無力補齊,但這張元卻是陝西山西有名的富商,家資巨萬,又急於報毀家滅子的大仇,想來定是官府欲假其錢財來練兵,更欲假其報仇心切的意思,命令他勾連親友同好組織鄉勇一起前來剿殺我們。”

“吳濤兄弟所言正和我分析一致,我也是如是想法。”陳策點頭讚同道。

“趙興與陳三兄弟也是如此想。”呂世長歎一聲道,又撓撓頭,無奈的道:“對於官軍的圍剿,我們是有心理準備的,畢竟現在是我們風頭過盛,但我沒想到會是如此之快罷了,我本來還想還有一個半月就是大年,官軍新敗,也不能抽身,想來即使圍剿也定是大年過後的事情了,卻不承想卻是多了張元的變數,看來我們是想當然了,”呂世不由長歎一聲心下暗道;“有前因才有後果,沒有當初為救人而滅了張家一家,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張元破家助剿一事發生,這就叫做在江湖上混早晚要還的。港台電視呈不欺我啊,嗬嗬,隻是打斷了自己根據地的建設,卻是可惜了,希望這次官軍的圍剿不要太快才好。”

想到這裏,長歎一聲;“其實我們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有被官軍不斷圍剿的覺悟,在圍剿之中不斷的壯大這也是我們將來要走的路,不管世事多麼艱難,隻要我們不變信念和初衷,我們就會越戰越強。”

吳濤和曹猛陳策等都連連點頭讚同,並對粉碎官軍進剿大有信心,陳策更是躍躍欲試,五萬朝廷精銳邊軍都被自己等打敗,現在麵對的不過是區區幾個縣的衛所千戶兵,那還不是輕鬆自如,正好,趁著粉碎衛所軍進剿的機會,再次擴大根據地,那樣,歸到自己治下的土地人口更多,那自己就名副其實的成為一地大佬了。

“隻是耽誤了山寨建設卻是可惜,本來一些水利設施和農田我還有些想法,現在看來卻不得不停下,這一來肯定要耽誤了來年的收成,可惜可惜。”呂世就不斷的搖頭。

“闖王莫急,依照陳兄弟情報顯示,這次圍剿也不一定來的很快,我們還有時間來應對,其次,這次雖然預計兩個縣的千戶所即便是趕來也不一定很多,雖然那張元出資填補上以前對士兵的積欠,但這軍戶已經早就腐敗不堪,也不是一時一刻吃飽幾頓飯就能成的,再者即便征召些人來也是不足的,官軍裏軍官照規矩是要吃空餉三成來養家丁,這是不成文的規矩,這樣一所就隻有八百,底下的副千戶和百戶在吃點空餉養家,那麼一所出兵六七百就是頂天的事情,兩所合計也就是一千四五的樣子。”耿奎對軍戶熟悉,就如數家珍的給大家分析起來。

“各地地主豪強的武裝鄉勇,都是以招募流民組織佃戶為主,幾家下來也就是每家財力承受得了的五百一千,多了官府也不會同意,大戶有錢再有兵,那就是找死了。”陳策對大明地方熟悉,也接口道。

“還有這些鄉勇不說訓練,就是整理好隊形和熟悉軍事就要一定的時間,更有協調補給,積存等等就要大費周章,所以,我想這次大約能有兵三千到四千頂破了天了,這就不是我們可以憂慮的了,我們山寨有老兵三千五百,這次又擴編新兵一千五百,這樣我們就有兵近五千,還有廣武那裏五百,葫蘆峪五百守備軍,這就比官軍和鄉勇要多,再者我們的兵都是經過戰爭洗練了的,哪裏是那些沒見過刀兵的衛所兵和鄉勇可比?更何況我們現在所有士兵氣勢如虹,各個都和小老虎相仿,恨不得早上戰陣殺敵立功,這不正好練手?我們還巴不得官府這樣派幾波來,用這些孬兵來替代麥草人來給我們練手,等將來官府邊軍來了,我們已經成為精兵強將了,所以我等該感激那位巡撫大人,若是一上來就是大明精銳邊軍,那我們這些新手應付起來結果還真就不知道如何了。”吳濤一番議論大是讓呂世放心,想想真是這樣,如果這次真要是官府拿出狠心來,對根據地施行霹靂手段,以大部牽製,小股進襲各個擊破,那鹿死誰手還真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