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暨籌集了充足的錢糧,又利用自己的聲望,再次招募了一千簽丁軍戶,準備參加對呂世闖賊的圍剿,一為朝廷盡忠進責,二也為保護自己綏德利益,維持人口不再下降。
自從上次吃了闖賊大虧,周暨也不想再走原先失敗老路,不再指望著那個千戶,親自披掛上陣,對這一千丁壯展開恩威並重的訓練整頓。
對於簽丁,答應他們,三頓管飽,一月有五百文零用,並且減免全家一年勞役錢糧,對於軍漢,當然沒有軍田分給,但按照大明成法,采取募兵製度,給予裝備軍餉,每個軍漢,每月支付軍餉二兩,並且保證在自己的監督下,足額發放,堅決杜絕各級官佐經手貪墨。
這要是別的官員承諾,大家都當他是個屁,甚至大家認為,就是個屁還有個響動,有點味道,而這大明的官僚朝廷說的話,承諾的東西,那就連這點起碼的東西都沒有,所以大家對官府承諾,政令,那寧可等著看母豬上樹,也絕對不會等官府承諾兌現。
但周暨不同,周暨在這綏德百姓中間,那人望絕對不比一般,那是一個一心為了老百姓的好官,好官當然不能言而無信,於是,被簽丁,和被軍戶,大家都沒有什麼抵觸,尤其是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一頓野菜飯都找不到的時候,能有三頓飽飯,還有五百製錢,那就是一家幾口活命的希望。
這轉眼就到了正月,按照古代規矩,皇帝大殤,或者過年,即便是敵國都要休兵罷戰,何況隻是剿匪?想來真正的大戰就要出了正月,再有一番籌備,那就是二月末三月初的時候了,因此上大家倒是不很緊張。
不過別人不緊張,周暨可不這麼看,前車之鑒在前,當時綏德簽丁五千,要不是沒經過訓練,哪能一窩蜂似的就衝出縣城與闖賊一戰?結果用大敗虧輸都是讚揚了他們,所以,這次,絕對要自己親自壓陣監督,可不能讓那幫醃臢東西壞了大事。
於是,拿著糧草,掐著千戶的脖子,分派了各自的任務。
千戶依舊領導他的千戶所,自己則帶領簽丁,簽丁的編製還是按照老的明軍編製,訓練上與千戶所相同,但看著那千戶所訓練的效果,心中真的沒底,一切還要依靠自己,於是,周暨翻遍兵書,最終選擇了本朝抗倭名將戚繼光的練軍之法,更把戚繼光的練軍心得奉為至寶,絕對按部就班不走樣。
首先,戚繼光主張隻能用「鄉野老實之人」,切忌用「城市遊滑之人」。那好吧,我們就在鄉村抽調簽丁,那都是衣食無著苦大仇深的主,吃苦耐勞而且憨直勇敢。
在平時的訓練中,戚繼光要士兵熟練掌握金鼓、號炮、旗幟的號令,要求做到統一步調,萬為一體。作戰時,全體官兵必須集體向前,一人退卻則一人斬首,全隊退卻則隊長斬首,隊長殉職而全隊退卻則全隊斬首。
這個周暨沒有嚴格施行,因為這可不是一揮而就的,那要長期訓練才成,但給周暨留的時間不會太長,再說了,按照這個方法,一天之內不知道要自己砍了自己人多少腦袋,自己可是背著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名聲,就是打罵這些將來為自己,為朝廷效命的漢子,都有損自己聲望,於是,這個就隻能先放一放了。結果這個書呆子就放棄了一個軍隊取勝的最基本的東西。
此外,戚繼光還製定了各種賞罰措施,如設立固定的考選日期,武藝精通者予以獎賞,武藝生疏者予以處分。作戰有功、被俘不屈、遵守軍紀等,一律有賞;恃強霸道、訛言狂惑、偷摘瓜果、奸淫婦女等,一律論罪。
這個周暨做到了,反正自己現在手中有錢有糧,同時也最恨作奸犯科,那正和了自己脾胃,一時間,倒是讓這支隊伍在這方麵深得百姓稱讚。
還有就是訓練,按照大明軍隊體例,十天一操,五天一練,其實到後來,就連這個時間都不再嚴格執行,因為,這一操一練,是非常消耗體力的,現在的大明軍隊,欠餉缺糧那已經是家常便飯,一個個士兵就連多站一會都有倒斃於地的,真要是按照那個訓練方法,那還不累死大半?
但是,周暨這裏不同,周暨的夥食還是滿好的,早晚兩頓幹飯,管飽,午間加餐一頓稀粥,做到插筷子不倒,所以還能讓簽丁頂的住這樣的訓練強度。
看看十幾日後,簽丁體力提高,就馬上施行戚繼光的三練五操製度,這下子叫那幫以為掉進福窖的漢子叫苦不迭。但周暨就是不聽,咬牙堅持周暨的辦法,沒想到,這一段過後,竟然還真就讓這些簽丁像模像樣,比那千戶所的軍漢還整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