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平心而代(1 / 2)

天氣依舊如往日一般清亮,葫蘆峪老營的百姓更加賣力的勞作著,為即將開始的春耕做準備,但每次直起腰擦汗的時候,都會看見通向闖王窯洞的大陸上,有風塵仆仆的騎者奔馳。

各地的將領開始陸陸續續的趕回老營,呂世不停的往來迎接,最先趕回來的是精神矍鑠的三叔和神情淡定的李先生,呂世與李先生寒暄一番,讚揚了他的諸多作為。

然後就是滿麵風塵但神采奕奕的吳濤和陳車兄弟,吳濤還是那樣沉穩上前,恭恭敬敬的按照規矩給呂世和過天星施禮,然後真誠的祝賀闖王大統領的勝利。

到了晚上負責直羅溝建設規劃的鄭浩也匆匆趕回,難為了這個曾經養尊處優的官老爺,半月下來,本來有著贅肉的他已經變得精瘦起來,但反倒看著更加健壯和精幹,看來他對直羅溝的建設付出了全部的體力和精力,這讓呂世放心之餘更是高興。

接下來就是實際負責富縣這一地的第十隊隊長,就是原先葫蘆峪裏的二狗子,大名張強的趕了回來。

相對來說,張強的能力平平,但好在此人對吳濤也就是變相對根據地忠心耿耿,也勤勞任事,帶著第十隊的兄弟們,在這一段時間裏往來奔走於富縣全境,開展減租減息,彈壓不從地主豪強,鎮壓不服的杆子山寨,也沒有個幫手,的確是吃力非常,他和他的兄弟沒有大的軍功,隻是任勞任怨的實幹苦幹,把呂世交辦的事情都辦的妥妥帖帖,這次回山就是想和闖王說道說道,交卸了自己身上的擔子。

到了晚上,山寨最重要的首領兄弟們,習慣的端著自己的水碗聚集到呂世的窯洞裏。誰讓這裏的空間夠大,這裏的服務最好?

服務好是因為有呂世幹娘無微不至的照顧,有春蘭那小丫頭插科打諢的氣氛,有闖王這個光棍漢的隨意,反正雖然大家都是光棍漢,但就是願意在軍師的窯洞裏談天說地。

現在隻有曹猛一個舍不得離開他的窯洞,他是最後到達的人了。

呂世還是坐在原先靠窗的那張桌子後麵,大家就散亂的坐在周邊,隨著山寨領導級別的人手增加,這個窯洞開始變得擁擠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鄭浩和李先生都不習慣,他們習慣的是那種大堂大廳,個人按照級別上下,有自己固定的位子次序規矩,有丫鬟下人往來期間端茶送水,大家等著上位者問到自己的時候,才可以恭敬謹慎的上前施禮搭話,卻不想著這裏卻是真的另類。大家就在天傍晚的時候,一人端著個大碗,施施然走到闖王的窯洞裏,互相打著招呼,開著玩笑進來,進來後或盤腿上炕或在地上尋個凳子,就那麼隨隨便便的坐著,和闖王或彙報或爭論,沒有半點長幼尊卑,那呂世也好像更喜歡這樣的隨和場景,不時的與兄弟們哈哈大笑,透露出的是無盡的喜悅和安然,這的確讓鄭浩和李先生一時皺眉看不慣,更讓人看不慣的是,會議開始的議題往往說不上幾回就開始跑題,最後都不知道當初大家想說什麼想解決什麼,這還成何體統?

但現在自己畢竟剛到山寨,不變多說,想著等以後要和闖王好好談談,這樣可不成,聖人言:“長幼尊卑,上下有別,次序不可亂。”

陳車還是安靜的坐在最靠門的地方,帶著一個文書,麵前放個小桌子,鋪上筆硯,也不說話,就等著大家說正事的時候開始記錄。

呂世見大家到齊全,對著亂哄哄的人們拍拍桌子笑著道:“不過是十幾日不見的兄弟,哪裏還有那些閑話?把個話題從東邊大海都扯到西邊高原去了,大家別吵了,現在我們就在這開個不是會議的會議,也算是為明天慶功會,總結會上的事情定個基調,就叫做吹風會吧。”

這名字新鮮直白易懂。

“這次對這個會議定個基調,可不要漫天的跑題。”時間緊,預防針要打。

大家一起停下胡扯,安下心來聽呂世往下說。

呂世把身子坐正開口道:“這次會議的基調,就是大家互相介紹一下各地的情況,互相找出其中的優點,好以後在全根據地裏施行,也尋找下毛病,加以改正,在這裏不是正式場合,所以不表功,不尋過。”大家就又開始小聲嘀咕起來,呂世就再次習慣的站起來,端起自己的水碗,走到地中間慢慢的開始踱步,這是呂世開始發表長篇大論的標誌性動作,大家就都屏氣凝神的仔細聽起來。

“這次官軍的圍剿來的猛烈,但我們反擊的也非常成功,不但取得了前所未有之大勝,拔出了或是最少削弱了根據地周邊的官軍實力,同時更沒有想到的是,我們在這次的反圍剿裏反倒壯大了我們自己的力量,大大的擴大了我們根據地的麵積,擴大了我們的勢力人口,依據趙興兄弟的統計,我們根據地現在的人口分四塊,第一塊就是我們老營裏的百姓,當初米脂老人,還有葫蘆峪的百姓,加上進入葫蘆峪的富縣百姓,大約是七萬餘,這一部分是我們的根本,也是最堅定擁護我們的,也是我們根據地軍工和物資的主要生產者,第二塊就是富縣百姓,在我們開展減租減息的政策後,第一批受益的人群,大約也有七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