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革新技術(1 / 2)

高山峽穀之間,成片的巨大建築,望不到邊的滾滾的人流,吸入肺裏的是火熱的空氣,一切都讓人感覺到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在這裏翻滾沸騰。

一片巨大的人工湖,在堤壩下麵,奔騰的湖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帶著改天換地的動能,衝擊在水車巨大的鋼鐵葉扇上,帶動著一架巨大的石碾緩慢但不可阻擋的旋轉,站在高大的石攆麵前,個體的人竟然顯得渺小起來,那隆隆滾過的巨大石攆,用他巨大的身軀將拳頭大的鐵礦石碾得粉碎。

抓了一把已經成為齏粉的鐵礦石,仔細的在手掌心扒拉一下,就看到裏麵細小的黑色顆粒,這便是鐵粉。

“看比例不低啊。”呂世感歎的道。

“是,礦脈雖然細小,但越往下品位越高,出的鐵粉率也越高。”趙鐵匠帶著興奮的神色,給呂世解釋道。

呂世將手中的鐵粉珍惜的投回巨碾下,拍拍手不無擔心道:“隻希望不要開采的時間太短就好,陝西無富礦啊。”

這次,依靠這個鐵礦山,建立起來的四個巨大的高爐,還有與其配套的水庫等等,可是耗費了根據地巨大的人力物力,為了這個鐵礦,根據地幾乎達到了不計成本的地步。而一旦鐵礦過早的枯竭,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我探了一下,那鐵礦雖然礦脈細小,但一直延伸到了山裏,我還派人到山後去探測了一下,按照礦脈的延伸,那麵也有礦脈露頭,因此上,按照現在的生產規模,應該能堅持個五七年。”趙鐵匠安慰著呂世道。

呂世眺望遠處大山上,那好似巨人身體上的巨大傷口般的礦道,不由欣喜萬分,如果真的按照這個生產速度,開采不要多了,隻要五年,那就足夠了,畢竟這個時代,大規模需要鋼鐵的幾個事物還沒出現,鐵路和建築才是鋼鐵吞金獸,而陳策所說的自己感覺到的鋼鐵產量達到了大明的全年,主要的還是說剛的產量,明朝不能大規模煉鋼,能生產生熟鐵,鐵的產量明朝前期是6-10萬噸,明中期後期大約15-20萬噸,明末降為10萬噸。鋼是灌鋼和百煉鋼,打造兵器時采用,估計年產量1000-3000噸之間。

現在,自己這裏采取了自己剽竊過來的高爐技術,還有不用礦石,而是用直接提煉初選的鐵粉,年產已經達到了三千噸以上了,完全能夠供應增加的軍工還有生活需要了。

“工人的情緒可還安穩?”呂世看著螞蟻一樣排出的幾個人鏈,關心的問道。

趙鐵匠哈哈一笑,:“闖王放心,除了那些掌控核心機密的老把勢,老人,其他都是雇傭關係,也沒有匠籍,來去自由,拿著根據地的錢糧,大家相當開心安穩,尤其還都知道在為根據地做事,其實就是在為自己做事,哪裏還不上心?更有闖王您的考成法在,每天十貫錢的獎勵在那,誰不動心?這一個錢糧的,一個精神的,因此才有了比原先給朝廷做事快上十倍不止的效率啊。”

“生產上可有什麼難處?說一下,我們想辦法解決下。”

“工藝上已經沒有什麼了,大家也熟練起來,產量與質量都已經穩定。”趙鐵匠謹慎的回答道:“隻是人手不足,如果再擴大的話就不成了。”

呂世苦笑,今天怎麼竟碰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無奈的搖頭道:“這個沒辦法。”看著從礦山到這裏,再在這裏到河沿,然後再到高爐之間如螞蟻排隊一樣的工人,隻能搖搖頭道:“這已經不少了,如果再招募人手就要影響春耕了,鋼鐵重要,但春耕更重要。”

“那春耕之後呢?”趙鐵匠小心翼翼的帶著滿臉希翼的問道。

“春耕之後也不行,我們根據地新建,什麼地方都要人手,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大家心急,都隻是挖了地窩子棲身,現在開春了,不能保證夏季就滴雨不下,地窩子容易進水返潮,到時候鬧出瘟疫可就麻煩了。”

這才是呂世最擔心的,瘟疫,在這舊時代,在這個沒有完備先進的醫療體係和藥品的時代,絕對是消減人口的最大天敵,隻要瘟疫一來,就隻能等著冬天的到來才能消滅,其他的沒有一點辦法。

一個黑死病,一個傷寒,還有一個天花,那曾經讓地球上五分之三的人口消失的。

趙鐵匠也知道自己是有點貪心了,也就不再說話。

“闖王,其實,我那裏可以供應咱們根據地幾千勞力的。”幾天下來,現在,鐵鷹說話也開始變得隨和起來,不再如原先的恭敬拘謹,也不再我們,我們黃龍了,而是咱們闖軍,咱們根據地的叫了,這個變化,鐵鷹倒是沒有覺得,但細心的趙興卻是真真的看在眼裏。顧慮已經沒有,加入已經是順理成章,隻剩下人事安排問題了。

呂世想了想,搖搖頭拒絕了,“你那裏更不能調人,你回去之後,還要按照根據地的辦法推行政策,不要我們大規模支援你,就算阿彌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