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高迎祥的親外甥,少年喜好槍馬棍棒。父親死後他去了明朝負責傳遞朝廷公文的驛站當驛卒。明朝末年的驛站製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在崇禎元年)驛站進行了裁撤。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
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後,年底,殺死債主艾詔,接著,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當時,楊肇基任甘州總兵,王國任參將。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國提升為軍中的把總。同年在榆中(今甘肅蘭州榆中縣)因欠餉問題,恩將仇報殺死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發動兵變。
這會正在蘭州左近,與邊軍鏖戰,卻碰上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陝西參政洪承疇,在他的手下吃了大虧,隊伍差點被打散,好在李自成手下有一幫得力幹將,在兵敗的時候勸他再起,於是李自成帶著五千五千殘部想東來投靠舅舅高迎祥。
其實,對於洪承疇,高迎祥倒是冤枉了李自成的戰力和智慧,因為這個洪承疇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切不說他以後的種種,但在這個時候,洪承疇就出過大彩。
崇禎二年(1629年),農民軍王左桂、苗美率兵進攻韓城。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領兵出戰。當時,洪承疇帶領以家丁護院,鄉勇組成的五百雜牌,星夜進擊,斬殺敵兵三百人,解了韓城之圍,頓時名聲大噪。所以說,李自成輸的不冤。
當時東來時候也是重重阻礙,但好在原先他的兩萬部眾被打敗,死傷逃散都是老弱與不想造反起事的,剩下的到都是精壯,這下子到成了幹練鐵軍,並且李自成也足智多謀,還有手下田建秀那樣一個謀士在,往來流動,見軟的吃,見硬的躲,倒是再沒怎麼損失,堪堪就到了左近了。
高迎祥得到李自成的消息,早就派出人馬探子四處尋找聯係,希望拉來入夥,親外甥,怎麼的都要比外人強,尤其是有五千真正強軍的親外甥。
隻要李自成一來,那就等於五萬,不,十萬大軍,最主要的是,那將成為自己真正的心腹骨幹,自己就能一支獨大,取得決定性的壓倒實力,再不像現在這樣,派係林立了。
心中著急,卻不能言與外麵,還是先解決了眼前才是正經。
彈壓下手下眾人,高迎祥道:“諸位兄弟,大家都是道上的英雄,都為了大義聚在一起,都為在這亂世裏成就一番大業走到一起,大家就應該心胸開闊一點,過去的恩恩怨怨就休要再提,而是放開眼界,團結一心,抱成團跟官軍鬥,官軍才是我們的死敵,像今天這樣兄弟間動刀動槍,還怎麼能一致對外?”
一直不說話的不粘泥這時候突然開口道:“大闖王說的透徹,我們現在的敵人是官軍,真要是自己窩裏鬥起來,那隻能讓官軍白白的得了便宜,哪裏還有我們的活路?”
不粘泥的話音剛落,底下不知道是誰嗤的一笑,這聲諷刺的嗤笑,讓不粘泥的老臉就一紅。
不粘泥說這話,倒是深有體會,想當初自己不就在米脂犯下了這個糊塗嗎?要不是那個滑頭呂世在關鍵時候出來,說不得自己早就死在了米脂。
一想到呂世,不粘泥心中不但沒有感激之情,反倒心中充滿怨毒之意,若不是當初呂世攛掇自己結連盟軍,攻打米脂,(其實是他自己趁機參合的,還為自己當上盟主而沾沾自喜呢)自己現在也落不到這個下場,原本是陝北一豪,卻被這小小馬賊高迎祥呼來喝去,無端端的讓人恥笑。
高迎祥接口道,“還是老英雄高瞻遠矚啊,這才是金玉之言,大家應該多向老英雄請教學習才是。”
底下的眾人就紛紛拱手,嘻嘻哈哈的說正是,但神色上卻都有不屑之色。
不粘泥不由得在椅子上尷尬的扭動下屁股,嘿嘿一笑,不再說話。
高迎祥忙岔開話頭道:“現在,我們言歸正傳,還是說說眼下境況。”
大家這才嚴肅起來,等著大闖王的下文。
“現在我軍的情況是,經過一丈原一戰,我們死傷慘重,但經過這幾個月來的不斷收攏招募,我軍又恢複了一些元氣,各位兄弟總數在七萬左右。”
說出這個數字,大家不由的又都把身子挺起來,臉上也有了振奮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