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無限感慨(1 / 2)

原本是賓客如雲的觀禮,被呂世一句話,就弄的人去場空,呂世都不由感慨,自己情場的水平絕對一流啊。

趙梓站在龍門吊下,仰望著這巨大的物件,不由撫須感歎,“小先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就有了如此成就,這不單單是運氣,的確有過人之能啊。”

呂世苦笑道:“其實,孤木難成林,以我一人之力,隻能圖個自己溫飽,這還要在天下太平時節才能做到,依照現在情形,那是想也別想。”

趙梓沒低頭,也沒回答,隻是輕輕的點頭,表示理解。

“我能在這短短時間有了這些作為,其實還是眾人之力,我不過是將他們聚合在了一起,大家都為能掙紮著在這亂世裏活下去,才迸發了這巨大的潛力能量來。”

聞聽呂世解釋,趙梓好長時間才低下頭,真誠的看向呂世:“是啊,不讓賢士埋於野,不讓奸佞立於堂,這才是上位者該做的。”說這話的時候,輕輕的搖頭,語氣裏竟然充滿了蕭索之意。同時也道出了自己對呂世的評價。

對於這位大明能吏對自己的評價,呂世一笑作罷,對於對自己明顯表示出靠近的趙梓,呂世也不去熱切的招攬。

趙梓有才,但有才的人都有小脾氣,尤其是這個時候的文士,一身傲骨,也可以叫做一身驕毛,都不是好答對的,他們講究個良臣擇木而棲,尤其是在亂世裏的時候,更對明主要求更高,因為,隻有明主才能在這亂世裏活下去,並最終成事,讓他們真正展現才華,才能真正實現他們治國安邦的理想。

而對於他們其實已經甘心願意投靠的人,還是要百般拿捏的,以提高身價,而那些所謂明主更想借此機會,傳播自己求賢若渴的德行,兩下一拍即合,轟轟烈烈的做成了一個好秀。

這些例子,前有薑太公周文王,後有諸葛亮劉備等等,這都是拿捏出了名的大人物,當然,還有一個左宗棠,但這屬於拿捏過頭的人物,當初也拿捏,但是人家洪秀全沒慣著他的脾氣,沒有三請四拜,愛來就來,愛走就走,結果這位大神一氣之下投奔了滿清,而且還專門跟洪秀全鬥,為的就是--你當初看不起我,我這就讓你見識我的能力,讓你後悔萬分,細想起來,也算是一種小肚雞腸的報複。

斜著眼睛,呂世就看仰著臉沉迷於龍門吊那巨大震懾力裏的趙梓,心中不由惡趣味的想,我那有茅屋工棚一間,是不是我先安排了你住下?然後我再三顧茅廬?然後聽你一通隆中對般的空談瞎說?

其實,現在的呂世對人才的渴望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但是,想選擇自己棲身的卻少之又少,主要是自己出身不好--原本善良,奈何做賊,這也是無可奈何。

但,問題是,即便是做賊,但出身的時間更不好,也就是說,“出生”的早了,現在各地起義也可以說是風起雲湧,但真想推翻大明的還沒有,同時,現在,所有的文人士子,還有老百姓,都對現在這個鋒芒初露的崇禎,抱著中興大明的希望,似乎大明在他的手中,在那站滿朝堂,沒有奸佞的清流手中,能夠恢複往日風采,因此,對造反這個職業,沒有一點看好,別說歡心來投,就是渾水摸魚的都沒有。

因此上,呂世現在是不占天時,所以就不占人和了,現在,被自己收納的都是走投無路的文士,看看陳策,看看趙興鄭浩李先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這位明顯傾向自己,卻做出若即若離樣子的趙梓,呂世心中不覺猶豫,是不是該伸出手,做一番三請三顧的姿態來?

但細想想,卻又搖頭,趙梓現在的位子,現在這個樣子,其實對根據地更加有利,一旦趙梓投入闖軍,那就宣布宜川縣城的陷落,同時,一個縣令的投降,在朝廷上掀起的風波絕對會形成一陣風暴,絕對讓那位愛麵子的帝王暴怒無比,還有對於北麵延長,東對山西的自己來說,就沒有了給對麵大明一個遮羞敷衍的借口,就讓自己的根據地直接麵對敵人,一場場疾風暴雨就將不免。

就算退一步說,即便朝廷一時無力圍剿自己,自己放棄宜川城,那麼,朝廷卻再派一個自己不知根知底的縣令來給自己搗亂,這也是現在的呂世所不想看到的,也是對以農村包圍城市,這個最正確的政策,絕對的不利。悶聲發展,減少豎敵,爭取時間,才是自己該走的路子。

“這樣,其實是最好的關係吧。”呂世心中暗想。

看看已經變得空空蕩蕩的儀式廣場,呂世笑著對還癡迷於這龍門吊的趙梓道:“老先生,我看,我們還是回去吧,再在這裏也沒人捧場了。”

趙梓低下頭,左右看看,真的如此,除了滿地鞋襪就是粗漢苦力,也沒什麼可看的了,於是點點頭道:“是,我們回去。”說到這裏,又看了看天色,不由笑道:“不過時候近午,我看,我們還是吃點小吃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