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故人對陣(1 / 2)

兔皮做的帳篷,一頂頂扯天扯地的,連綿出去,一眼看不到頭尾,無數將旗,隊旗,武旗如高粱地一樣,在秋風裏獵獵飛舞,無數刁鬥望樓,嚴密的警戒著內部與外部。

一輛輛獨輪車,將根據地裏運來的糧草物資,穿山越河,運到八百裏秦川出口,然後裝到適合平原,效率更高的四輪馬車上,再直達大營。

一切都顯得中規中矩,按部就班。

闖軍,再不是杆子,而是徹徹底底的正規軍隊。

一杆需要仰視的闖字大纛下的巨大帳篷裏,出征渭南的將佐文官濟濟一堂,圍在呂世的身邊,低聲或高聲的談論著軍情,沒有上下尊卑,沒有森嚴等級,一切都如當初。

渭南地區巨大的地圖就鋪在大家麵前的桌子上,無數的腦袋都伸在那裏,幾乎所有的手指都在指指點點。

闖軍南下,完成既定戰略,第一個麵對的便是這已經嚴陣以待的渭南。

渭南,在明的時候,其實不算是一個府,他不過是附屬在西安直轄之下的一路,渭南,隻是這八百裏秦川的一個統稱,現在,登城已經被吳濤軍師先期拿下,現在大家麵對的是一馬平川裏的堅城蒲城。

這次,呂世一改原先不占領縣城,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要拿下蒲城作為未來自己統治的中心,一個有了上百萬,如果再加上整兒渭南兩百萬人口的政府,依舊縮在窯洞山溝,這太也說不過去。

從地理位置看,蒲城勾連北麵七縣與渭南平原,這是咽喉,絕對不能放在官府手中,哪怕正如其他七縣一樣,隻放幾個官吏也不行,這是一點。

最主要的的一點是,呂世堅決的要將蒲縣完全掌控在自己之下,再不許有一點外來勢力掣肘染指,原因是這裏的礦產。

且不說蒲城巨大的煤炭石灰石儲量,就是硫鐵礦,鋁土,還有一直限製根據地軍工發展的芒硝,就已經讓呂世半夜口水不斷了。

趙興拿著一個小木棍,趴在地圖上,指點著地圖向包括呂世在內的所有兄弟介紹著監軍士兄弟得到的情報。

“浦城,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西接富平縣;北依白水縣、銅川市;南靠。是關中糧倉、是陝西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即便是現在流民遍地,人口流失嚴重的今天,這裏依舊有人口二十萬。是秦川第一道屏障,因此,即便是現在朝局腐敗如此,依舊城牆完備,兵精糧足。尤其,張元那廝,走了西安巡撫門路,更得洪承疇支持,將他最得意的子弟小十七派來當了守備,更是不遺餘力的練兵精武,即便是這次調兵勤王,也沒有調走一兵一卒。因此上,蒲城有兵六千,簽丁可達兩萬。”

站直身子,看看滿帳眾將不以為然的表情,這些不得不加重語氣道:“還有,在這蒲城裏有個副守備是我們大家的老朋友。”

於是全部的腦袋都抬起來,好奇的等著趙興說出這個老朋友是誰。

趙興一笑道:“我們的這位老朋友,就是當初米脂的大盟主,投降了官軍的不粘泥,現在叫張存孟。”

眾人嘩然,不沾泥的投降,已經讓眾人憤怒,但現在,竟然又站到了自己的對麵,這怎麼不讓所有人咬牙切齒?

呂世默然,丟下手中的炭筆,憂心忡忡的在大帳裏踱步,原因無他,是為這已經轟轟烈烈的明末農民戰爭的前景堪憂。

自從呂世決定改變自己的想法,放棄自己當初的思路,義無反顧的帶著兄弟們和依附自己的百姓走向抗爭,或者說是掙紮求活的鐵血道路的時候,一切也應該是改變了。

在呂世與前世曆史對比的時候,往往在暗夜裏沾沾自喜,因為,自己的到來,的確改變了這個曆史裏,原先曆史上那淒慘的陝北百姓的命運。

且不說原先在這大明天下沒有的工業商業,即便是這陝西一地的人口,就是自己的成績。

原先,在崇禎二年,在李自成高迎祥等流寇摧殘下所剩無幾的人口,現在就已經不同,現在,在自己的七縣之地,就已經生聚了百萬,這已經是曆史上的十倍了。

有了這些,讓呂世對改朝換代已經有了絕對的信心,如果再加上各地杆子的力量,那實現自己的目標,將是事半功倍。

但是,不粘泥的投降,卻給了是那些起事的杆子又一個希望,一個隨遇而安放棄抵抗的希望,雖然這希望其實在最後依舊是無盡的失望,但眼前就是這樣。

這樣,就會造成原先陝北那些還在各地堅持的杆子放棄,這樣就會讓官軍騰出手來對付自己。

說良心話,呂世這個想法也有了與鄰為溝壑的意思,但是,現在的呂世已經不再是原先的一副軟弱心腸的呂世,不是被自己的野心改變,而是被這殘酷的現實所改變,被這身後百萬信任自己,依附自己的百姓,還有眼前,身後的兄弟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