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失蹤名單(1 / 2)

每年來到鼇太線的人多如牛毛,雖然官方一直說很危險,但真正出事的概率卻很小。加上這裏逐漸形成了新的旅遊資源,地方政府也給予了相對的便利和配備了救援中心,久而久之,就像狼來了,喊著喊著也就沒什麼人當回事兒。

但是周圍他們的運氣真的十分糟糕。當再次出發後不到兩個鍾頭,天氣突變,明明上午還陽光明媚,現在卻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烏雲罩頂,而這時拖拖拉拉的團員們隻走了大概不高十公裏,還無遮無攔地身處山梁上,頂著狂風艱難的挪動。

“這樣下去不行!”老李在風中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掉隊!一定要堅持走到埡口下麵去,否則等會兒暴雪下下來,全都被留在這兒了!”

可是體力本來就消耗嚴重是一部分人哪裏還走得動,氣溫急劇下降,撲頭蓋臉的雪粒打下來,隔著薄薄的衝鋒衣被打得生疼,盡管大家互相鼓勵打氣,隊伍還是免不了被拉長,雪下大了以後視線也不清,掉隊已經成了必然。周圍掙紮著跟在老李後麵,可是聽到後麵隱約的呼喊聲,還是忍不住停下來張望。

“走!你這兩下子回去隻會被連累,咱們登山就是這樣,掉隊的隻能被留下!”這是老李留給他的最後一句話,時間緊迫,他不在等候隊員,自己頂著風雪消失在了迷霧種。周圍原地呆了一會,凍得瑟瑟發抖,但還是堅持叫著每一個隊員的名字,希望能夠得到回應。

他也知道老李說的對,登山就是這麼殘酷的運動,那座高峰上不是留著無數登山者的屍首,甚至有的近百年也沒能下山。可是他們都不是運動員,隻是普普通通的驢友,隻是出於好奇來一場遠行,而且——他們都是周圍組織起來的。

隊伍裏的每一個人他都熟悉了,有白領金領,也有工人兄弟,有大學生,也有退休老同誌,大家都是誌同道合走到一起,在周圍的安排下,在4月份的最後一天上山打算利用五一這個假期來一場有意義的旅行……

從周圍麵前走過是隊員漸漸多了起來,他聲嘶力竭地催促大家加快腳步,又墜在隊伍後麵希望能夠等到後麵的人上來——不管怎麼說,大家抱成團物質比較多,生存的機會也就更大,而在這種環境下如果失去和大部隊的聯係,後果不堪設想。

“周圍你不要在拖拖拉拉了!後來幾個女的剛才就走不動了,說自己去那邊找個山洞先避一避,我們感覺走吧!”最後上來的是一位老大爺,他以前從事的工作強度大,體力也相對較好,雖然年紀大了還是能夠勉強跟上。見這個一直跑前跑後張羅的小夥子在風雪中艱難跋涉,勸他趕緊和自己一塊兒走。

“那……那怎麼行!”周圍喘得跟抽風箱似的,又累又冷又急,“這邊哪兒又可以躲的地方!哪怕是個山窩窩也沒有啊!”現在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晚上隻會更低,這是要凍死的節奏!

周圍不是聖人,也沒有舍己為人的情懷,他隻是怕麻煩,還怕以後睡不著……從小到大的責任心讓他沒辦法拋棄那幾個人,其中有3個女大學生,是結伴從雲南過來的。還有兩個浙江的阿姨,之前她們一直都在最後一個集團,肯定是凍得受不了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