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李更雲的說法,郭鳳他們也開始仔細的考慮當前的形勢,新朝設立之後,必然會引來多方關注,特別是南州方麵,不甘落後的華騰也會趁機擁立天平王,重新設立大宋,當然這個大宋必然是掌控在他手上的大宋。一來對抗北元,二來矯正天下人心中的觀念,隻要大宋還在,那些對大宋保有希望的愛國人士必然會趨之若鶩,齊聚南州,到時候南州朝廷也不用擔心朝中人才不足的情況。
所以李更雲之所以要招賢選能,目的就是在新朝設立之前,將襄州乃至周邊的人才全都納入手中,再有襄陽學院的設立,除了培養人才之外,更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將這些人才進行洗腦,將原本留在他們腦海中的大宋是唯一的觀念給徹底洗掉,灌輸新朝的思想。
對於那些百姓來說,朝代的更迭自古以來都是一種存在的形勢,一個朝代的覆滅,必然會帶來另一個朝代的崛起。但是無論是哪個朝代,是誰掌控天下,他們所關心的不過就是個人的生計,關心未來能否生存,所以說,李更雲將稅法和農商之法盡快落地襄州,目的就是要將新的政策盡快在百姓心中實現,從而讓百姓們感覺到現在政策的好處,也會對新朝抱有感激之情。
同時,在與軍製方麵的改進,當然也是促進了新朝軍隊力量的團結和權力的製衡,除了避免方通反叛事情的發生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讓軍隊成為拱衛皇權的象征。特別是已經落地的兵役代替賦稅的政策,已經得到了襄州所有百姓的認可,士兵們知道自己參軍不但能夠幫助減少家庭的賦稅,而且還能夠獲得軍餉,對於他們自身的榮譽感來說也就更加強大了,也有利於軍隊的穩固和軍心的穩定。
現在唯一擺在李更雲他們眼前的難題,就是那些士族門閥大家了,當初方通能夠在襄州如此順利,少不了這些門閥大家的支持,可是李更雲現在實施的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是動搖了一些門閥大家的利益,特別是稅賦和農商之法。原先襄州的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這些門閥世家的手上,李更雲想要實行稅賦和農商之法,必然會將土地進行重新分配,那些門閥大家的土地肯定會直接受到正麵削減。
這也是最難把控的一點,如果這些門閥大家聯合,他們所形成的勢力也不小,所以李更雲安排那些士子落地各城,目的不光光是為了督促政令的實施,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對這些世家大族進行監控。而在另一方麵,李更雲設立的伏兵計劃,當然也不是單純的伏兵而已。對於襄州來說,原本並不需要伏兵,本身就已經是歸於趙甄他們的掌控之中。之所以建立伏兵,就是為了今後在那些門閥世家反叛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進行鎮壓,也相當於用威嚇的手段,鎮住這些世家門閥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這是在之前方通還是大將軍的前提下,現在要設立新朝,這些伏兵自然是要發揮他們的作用了,所以李更雲這下要動手的就是對這些門閥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