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昨晚她睡得沉沉的像條死魚,渾身骨頭散了架,一動都不想動。對於書裏麵描述的那事,女人是多麼多麼的舒服和放鬆,她並沒有深刻的體會,反覺得那之前的細節更讓她心儀和向往。
她恨恨地想,大約寫書的是一個歹毒的女人,被男人辦得不爽,就寫書禍害還沒有被男人好過的女人,讓她們也去天真地遭受一份無辜之罪。
還是要起床的,手機響了一下,是條短信。小嫻拿過來一看,是王新蓮的。屏幕裏跳動著四個字:能過來嗎?王新蓮當然不會傻到打電話過來的地步。萬一昨天嶽處長沒有走,驚擾了他的黃粱美夢,這個罪責她可不願意擔。
小嫻靠在床背上撥過去電話,說,姐,你快來吧,我都快疼死了。
很快王新蓮來了。看到小嫻的樣子也是心疼,就催促她趕緊起來穿衣服,又細心地給她換了一個厚厚的護墊。
一陣必要的忙碌之後,小嫻收拾整齊,兩人出門。王新蓮的意思是,與其在家養著,不如一起出去走走,好忘了疼痛。
躲進王新蓮藍色的兩廂波羅小車裏,小嫻懶散地靠在厚厚的靠墊上,舒服地閉上眼睛。當上車隊長後不久,王新蓮說為了接送孩子方便,動員胡海拿出兩人一年的工資收入,毫不猶豫地添置了這個代步工具。
要買車,王新蓮是理由的。一是接送孩子,確實是主要和迫切需求。這天忽涼忽熱的,路上盡是汽車尾氣,大人受得了,小孩怎麼辦?如今的小孩這麼嬌貴,孩子的身體必須放在第一位。再說了,憑什麼咱們的小孩是馬路吸塵器,家裏又不是沒這個條件。
買車時,家裏所有的錢確實還真不夠,價格低一點的國產夏利,王新蓮又看不上,說開出去不夠丟人的。結果雙方老人各讚助了一萬,加上刷了王新蓮2萬元的信用卡才把新車開回家。
另外一個原因,既然王新蓮當領導了,還是和過去一樣騎個電動車,或蹬個自行車上單位去,和她的身份就不匹配了。大小是個科級幹部,如今許多小年輕都開著個小車來上班了。
波羅車在濟州人稱“三者車”,車不大,車型剛出來那陣還算挺洋氣的。濟州城裏有錢人都喜歡買這個車送給家外麵的,一來價錢適中,二來也是德國進口,開出去不失檔次。車的功能又好,性價比高,是大多數人能消費得起的那種。第三者用這個挺好。
車開到了濟州市的音樂廣場。這裏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剛建這個廣場的時候,四周還沒有多少高大的建築,覺得那時的廣場特別大,視野好開闊。這幾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升溫,一幢幢商業寫字樓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本來還能看到的南佛山被樓頂擋個嚴嚴實實,音樂廣場顯得沒有以前有排場和情調了。
坐在車子裏小嫻並沒有什麼感覺,下了車,到了廣場下麵的地下商城,走起路來才覺得兩腿之間猶如著了火,麻生生地疼,甚至不能並攏到一起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