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不怪活在當下的人們對任何事情總是充滿了戒心,見到免費的東西,不再是一窩蜂地團上去,而是審查特務一般刨根問底,生怕一不小心掉進了糞坑爬不上來。現在人有了錢,卻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重塑這種信任,隻怕是需要比搞好物質上的富裕還要多花上幾百年的時間。
麗天旅遊文化公司目前的狀況隻是借雞下蛋,從老彭那挪了3000萬衝門麵,讓工商、稅務的見一下公司有雄厚的實力做後盾,各項手續跑得也比較順利。用完之後,財務處那邊就把資金撤走了。
做出一期像模像樣的旅遊報出來是擺在眼前的頭等大事。此前拿著四處遊說的旅遊報是個樣報,隻是從電腦裏設計了幾個花哨的版麵。真正能夠拿得出手在火車上發放,就需要花大氣力捯飭了。
在國企壟斷、旱澇保收的體製下,無論是濟州鐵道報,還是濟州鐵路印刷廠,都養了一大批懶人。濟州鐵道報在前幾任總編的心潮澎湃下,也曾經有過幾次號稱勇立時代潮流的所謂創新,不過隻是體製內的小修小改,小打小鬧。
風風火火熱熱鬧鬧一陣過去,把領導也忽悠了,把自己也繞進去了,時間一長,就真的以為自己當初多了不起。其實追溯上去看,現在的鐵道報版式已經比濟州市的幾份報紙落後了不是一個層次,更不可與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相比擬。
楚清河推出子報《旅遊報》實際上是為濟州鐵道報的發展積蓄力量,這個時候還真沒有假公濟私、中飽私囊的意思。
既然想打出品牌,就不能還是依托以前的資源,如果還是讓印刷廠的設計師搞設計,還拿出千百年一成不變的老麵孔,還是吭呲吭呲地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老機器上磨洋工,隻怕又會創新到老路上去。
但是既然此前答應了劉菲菲,就把活兒交給他們先試一試。真要麻雀邊鳳凰,做成了也樂得其成,印刷廠也能跟著分一杯羹。
報社裏抽出了嶽震專門負責旅遊報的創建,從策劃、采編、設想及今後發展方向都已經有了明確的思路。
一鍋好料交給了劉菲菲,可惜拿過來的菜總是缺少了成色,比起京滬地區的雜誌少了許多可讀和耐看之處。要麼花裏胡哨,要麼死板沉悶,要麼香豔無比,要麼搭配混亂,怎麼也達不到楚清河的要求。
楚清河,那是一個多麼挑剔的人,是一個事事追求完美的人。
完美就是一劑毒藥。看著辛辛苦苦找人設計的樣品被批得一無是處,這幅毒藥快把劉菲菲急瘋了。
楚清河說,菲菲,不是我逼你,而是你設計的這些東西根本就不能夠拿上台麵。你要知道第一期的重要性。你拿出來的東西放在過去,都可以稱得上精品。捧到路局領導那,他們可能還要表揚你們比過去有進步。但是我們不能像以前一樣糊弄上麵,糊弄自己。下一步這份報紙是要走市場的。如果這樣端到火車上發傳單似的一通亂發,被人隨手丟棄在車廂裏,那就失去了這份報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