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報紙滿負荷也就登10家廣告,麗天公司要求期期做成精品,絕不為了掙錢而把報紙的品味弄丟了。絕不隨大流,隨隨便便找個本土的設計師大呼隆上馬,搞個庸俗的視線轟炸,直到最後自己把自己搞臭。
每一期素材搜集全了,全部送給深圳高級設計師精心打磨。雖然人家要價高,但是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人家的設計水平濟州本土還真是沒法比,差的不是一兩個層次。濟州這邊的土老冒隻怕再學十年,也不夠給人家提鞋的份。
楚清河的辦報方針是物以稀為貴,要是為了眼前的利益,隻顧滿足消費者的短期需求而犧牲報紙質量,隻會殺雞取卵,以後維持今日的紅火就難了。
所以,憑借列車廣告的壟斷特點,嚴格控製數量。辦報思路從以前的“做大做強”變成“做精做強”。一句話,必須造成一個人為哄搶的局麵,讓大家夥知道旅遊報不是有錢就能上的大鍋菜,而是一個十分注重品味的精品報紙。
實際上,自從受老彭之邀去了一趟“升官發財”飯店後,楚清河得到了很大啟示。楚清河采取的限客措施,實際也無形中受了趙局長飯店經營思路的影響。
先抑後揚,好東西隻能慢慢吃,適當地提高準入門檻,讓後麵的人充滿好奇,自然一個傳一個,人氣越來越旺。要是來者不拒,敞開口子納客,大家見麗天一個新興的廣告公司不過和社會上的傳媒一樣辦得鬆鬆垮垮,很可能一錘子買賣,嚐過新鮮之後就再也不來了。
這就和在網站上發小說一樣,一天更新幾千字,天天不間更,讓讀者欲罷不能。吊足讀者的胃口,常讀常新,天天都要到網站上溜達一圈,看看有沒有新鮮的精神大餐端上來。
要是一氣發上十幾萬字,隔上十天半月不見動靜,讀者很可能就把這事給忘了。吃撐著了,誰有耐心伺候你呀。細水長流的同時,這期間和網站的編輯套套關係,偶爾弄個重磅推出,拽住讀者的眼球,讀者就像抽了大麻的癮君子,就這樣就被牢牢套住,再也舍不得離去了。
楚總編認為,現代人對於送上門的東西,往往抱有先天的警惕。市場上叫得最響的往往是破爛,好東西哪有整天拿出來兜售的。茅台酒在過去幾十年就很少對外打過廣告,但是國人隻要上了酒桌從來就是認得這個牌子。
就像杜小麗當初哭著喊著要到各個市場招商引資的時候,大多數客商抱以處之泰然的態度,以為是哪個不入流的小報來招攬生意。第一期的轟動效益出來之後,有人委托工商局的熟人一打聽,沒想到麗天還真是一家成立不久、注冊資金達3000萬的大公司。於是很多人都後悔沒有擦亮一雙發現世界的慧眼,白白失去了和濟州傳媒巨頭結交的打好時機。
好在還有機會,雖然是收費的,隻要有效果,大老板們也不在乎這幾個小錢的。所有今天來的客戶全部做了登記,在電腦上記錄了客戶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文件夾留下了各個客戶提供的資料。
隻有前十名能免費出鏡了,剩下的統統收費。忙乎到晚上8點,大樓裏的客戶陸續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