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未嚐不是一件好事(2 / 2)

這小子是一個人來的,負罪重重的樣子,不是裝的。

這讓孫濤想起一個成語:良心未泯。

孫剛從本質上來講並不是一個壞孩子。他也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隻不過突然多了一個有權的叔叔。從小,父親一直虧了他哥倆,竭盡全力供孫濤上學,把孫濤培養了出來。從內心來講,這個親叔叔欠自己一家的。

所以,他仰仗叔叔的光芒,做了一些連他自己都認為非常出格的事。有時候反思自己,也覺得實在鬧得太不像話。後來想想,能有幾個青春,多折騰折騰,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年紀,身邊有個有能耐的叔叔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他要好好借重一下,同時顯擺顯擺自己的能量,讓叔叔身上的光亮也能照耀到自己。

叔叔是太陽,他就是月亮。 他並不甘心按照叔叔的要求,做一顆默默無聞的鋪路石。

叔叔給他的箴言是: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 孫剛的理想卻是想做高樓上的一座燈塔。

母雞的理想是一把米糠,雄鷹的理想是展翅翱翔。

孫剛眼界哪裏隻容得一把米糠?

工作幾年,每天對著涮拖布、擦桌子、送開水的那一老套,早就煩得透透的。

所以,對這份輕易得來的工作,孫剛從來沒有珍惜過,一點都不珍惜,上班對他來說是一種煎熬,是邁向深淵的前奏。

每天空著手,大模大樣地上得車來。臉上掛著不可一世的笑容,腳步卻是沉重的。青春豈可這麼白白地在滾滾的、煩躁的車輪裏爛掉。孫剛決計要做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要做大事,亂世裏來才能做得出大事,成得了英雄。

孫剛此次前來,已經知道了自己客運生活的即將完結,這對他來說何嚐不是一種解脫。

幾年來,他不停地作,往死裏作,就是想引起叔叔的注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對於一個棄之如蔽履的工作,對於一個一眼能望到頭的工作,一年四季在列車上生活工作,最後無聲無息地死在列車上,想起來都讓他窒息。

他煩躁不安,卻又找不到出路。隻能一次一次地作,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

孫濤見了他,甚至都沒有批評他。家裏的事,回去後再慢慢收拾。

自家的親叔叔留給他一張銀行卡和3萬元現金,冷靜地說,從此老人家就是你的媽了。我先回去,你把她養起來。

孫濤回去了,把人交給了孫剛。

孫濤當然不知道,從這一刻起,孫剛已經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

他後來取得的成就是他的叔叔都不可望其項背的。在相當一段時期,在濟州的鐵路地界,提起孫剛,幾乎無人不曉,無人不知。

用一個流傳至今,曾經被很多人引用到自家的故事裏,栽到哪個壞人頭上都說得通的形象比喻。在濟州,要是小孩不聽話,大人會嚇唬他說,你要是再哭,不聽話,孫剛(當然,換上其他任何一個壞人的名字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就會來了。這保準比嚇唬孩子說要給他打針還管用。孩子的臉色立馬多雲轉晴,止住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