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博控(2 / 3)

15

@新周刊

自從看了領導懸浮照後,我便突然明白國產片3效果為什麼那麼差了。

16

@琢磨先生

微博上目前基本分為這麼幾個黨派:1、哈哈黨,不管是轉發還是評論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2、艾特黨,看帖子隻負責艾特給朋友,意思是這帖子的精神你領會下。3、沙發黨,以劉燁為代表,搶到沙發比上床還開心。4、黨,意思是收到,常用格式√。5、箭頭黨,找到神最右,然後亂箭穿其身。

17

@鄭洪升

長春市一座正在建的高架橋一聲巨響,引橋坍塌。塌的原因正在調查之中。不過請放心,大概與橋的質量無關,與吉林的地震也無關,與汽車超載也無關,因為還未走過汽車,連摩托車自行車都未過過。到底編個什麼原因出來,有關人員正在絞盡腦汁地想。不過憑現代人的聰明勁,總會弄出個原因來的。橋還得接著塌。

18

@蘇珈漪

我剛扇了我的錢包一個耳光,其實沒什麼,就是希望它能腫起來……它最近瘦得我都看不下去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去天安門看不到毛主席,而是打開錢包看不到毛主席……網上說現在存折裏不到百萬不叫存款,叫餘額。審視了一下自己的存款,原來我的隻能叫手續費……

19

@茅於軾

城管人員的袖章上寫的是《城管執法》。又是“管”又是“執法”再加上“無產階級專政”,他們不打人才怪。無產階級專政,專誰的政?當然不會是對城管人員專政,那隻能是對小商小販專政。想解決城管打人的問題,首先要去掉憲法“無產階級專政”,其次城管的袖章上“城管執法”四個字要改為“城市美容”。

20

@風月蘭台令史

薩科齊當總統的時候,法國有家公司,推出以薩為模形的巫蠱玩具,讓玩家用針紮“小人玩偶”開心。

此玩具銷售火爆,薩表示悲憤,起訴到法院,但是都被駁回。理由很簡單:身為總統,老百姓想表示一下自己感受就受不了,以後國家遇到危險,還能指望你?

21

@思想聚焦

大學裏有兩種人,一種是學霸,一種是學渣,無論曾經多牛逼或是多傻逼,大學一畢業,在別人眼裏,都不過是張白紙。大學畢業也分兩種人,一種是走得快,一種是走得慢。但決定能走多遠,還是靠你自己的真本事。要麼死勁拚命,要麼穩步積累,時間從大學開始。看你是上了大學,還是最終大學上了你。

@朱學東

今天是記者節。縱使做不到鐵肩道義辣手文章,縱使側身行業漸趨衰落,縱使外部環境汙濁浸淫,縱使因個案原因而致努力者同被汙蔑羞辱,我仍然要向我的同事,我所有的曾經和現在依然堅持的同行朋友們表達敬意和祝賀,沒有你們的奔波努力,黑幕隻會更厚,社會隻會更糟。你們就是刺破黑暗的光,縱使很微弱。

22

#山西爆炸案#

@宇宙善待吃香肉者組織

山西省委門口今晨發生連環爆炸,有人傷亡。中午在食堂吃飯時同事們議論此事,有一憤青怒斥政府欺壓百姓,老百姓無處申訴,隻能采取極端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滿,言語中透露出對作案人的極端同情。我走過去,把飯盤中的剩飯菜全扣在他頭上,然後揚長而去。本女憤青對單位食堂不滿好久了,申訴無門,扣盤泄憤。

@假裝在紐約

“事故發生後,省領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寫完,某報的記者心想,這句話我寫了這麼多次,今天是第一次沒說謊。

23

@張泉靈

說個笑話:一周前,我在距京一千多公裏的某城市買了一燒餅。雖然麵堿水味太重,所用油脂有股不明奇異味道,芝麻不超過十粒,蔥花不見蹤影。但,我要掩鼻閉目說:“還是很好吃的!”不加最後這一句,我是不是有被“損害商譽”跨省的危險?

24

@_周明華

“快起來,給我們讓個位”,在公交車上正坐著睡覺的武漢黃小姐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拽起身,一60多歲的婆婆滿意地坐了下來,也沒說謝謝。黃小姐說,要是沒睡著,平時都會主動讓座,但這遭遇讓她不舒服。這樣粗魯地逼人讓座,能讓人舒服嗎?道德一旦被施行強力,必然變味。

25

@任誌強

新地產年會上主持人問我:三中你最希望聽到什麼?我說:我最想聽到的是政治體製的改革。如司法獨立,完全的市場經濟製度,官員財產公布,產權製度平等保護等。也許改革仍停留在政府管理層麵。隻要改就是進步,民眾都希望改革的步伐再大些。

但政體的改革還需時日,仍需努力。

26

@1褲衩子血

終於知道為什麼一讀書就困了,因為讀書,是夢開始的地方。

27

@觀點聯播

某日,一銀行行長去洗車。熟識的洗車店老板突問:“你們銀行是怎麼賺錢的?”行長用專業術語回答:“主要是三塊,授信類業務、中間業務和資產類業務。”老板一臉茫然:“啊能說的簡單點?”行長想了想,說:“就是高利貸、亂收費,外加拉皮條。”老板聽後豁然開朗。

28

@老徐時評

不公布財產,誰能證明你是廉潔的?

憑什麼每月多拿一千多塊的廉政公積金?廣東江門廳級幹部每月繳存廉政公積金1600元,副科長每月繳750元,到退休後領取。有人質疑廉潔年金隻會成為公務員的變相福利。建立廉潔年金必須以財產透明為前提,否則自個說自個廉潔,然後再給自個發獎金,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改革嗎?

29

@吳鉤

我認識幾個在中國讀小學的外國孩子,來自英語國家,母語是英語,他們的口語、聽力與閱讀,顯然可以將中國孩子甩出幾條街,就像中國孩子說漢語可以將他們甩出幾條街。但超滑稽的是,每次英語考試做卷子,這些母語是英語的洋孩子,就是做不過他們的中國小夥伴--中國英語教育的變態程度,可見一斑。

30

@觀點聯播

這年頭,各行業老大與老二的,受傷的並非是對方,而是老三!如:王老吉加多寶,和其正快消失了。

360金山,卡巴斯基快消失了。可口百事,非常可樂消失了。蘋果三星,諾基亞快消失了。小三正室,官員消失了。政府貪官,年終福利消失了。最經典的是今年中秋節國慶節,星期日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