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司徒淸顏這邊愈加用心地愛著北唐信鴻,那邊也不忘初心,對北唐良駿和蘭妃娘娘的憤恨之心不減掉半分半毫,複仇大計還在繼續見機行事地進行著…“春鸝,想辦法去幫本王妃在宮外找到淡青色的素布,還有那七十二種不同粗細大小的繡針來…”
“淡青色素布?!七十二繡針?!”
春鸝一聽,便感到詫異無比,疑惑不解地問道:“十三王妃,您這是為了什麼啊?是為了過幾日咱們宮中要舉辦的一年一度的錦繡大典嗎?”
“沒錯兒,就是為了幾日之後的錦繡大典而準備的。”
“可是…十三王妃,那錦繡大典是太皇太後和皇上都十分看重的,是咱們北唐皇家的開國先祖所遺留下來的習慣儀式,咱們北唐後宮的各宮皇妃和王妃們都也是十二萬分地看重這錦繡大典的,這在錦繡大典之上若是表現俱佳,那便是一定會得到太皇太後和皇上的多看一眼和誇讚的,這各宮的主子們都是爭先恐後地去司衣坊找上好的料子絲線還有繡針的啊,那七十二繡針,亦然也不是好拿的物件兒,上好的七十二繡針,就連司衣坊,也都隻有那麼一套而已,剩下的其餘的七十二繡針,便都是那次等的貨色了,十三王妃,您別怨奴婢多嘴啊,十三王妃您若是想要在那幾日之後的錦繡大典之上奪得頭魁的話,那十三王妃您就得要用咱們宮裏頭的上好的絲線和繡針啊,怎麼能夠還用宮外的東西呢?這宮外的東西是遠不如咱們宮中的絲線和繡針好啊…”
“春鸝你的意思我明白,隻是,本王妃自有本王妃自己的打算。春鸝,你隻要按照本王妃的要求去做便是了,你一定要記住,那淡青色的素布,還有那七十二繡針,都是要跟咱們宮裏頭的一模一樣兒的,聽到了嗎?”
“一模一樣兒的?!”
小宮女春鸝足足嚇了一大跳,不禁反問道:“十三王妃,這跟咱們宮中一模一樣兒的素布繡針和絲線,這叫春鸝去哪裏找呢啊…”
“春鸝,你連那晨花露都能夠找得到,本王妃相信,這一點點的小事情,你春鸝神通廣大,是一定能夠找得到的吧?”
司徒淸顏這話,明顯就是在變相地威脅著那春鸝,春鸝一時心中發虛,底氣不足,便也隻能夠先行應了下來了…“那…那好吧,十三王妃,春鸝這就照著十三王妃您吩咐的那般去尋。春鸝一定盡力而為,也不負十三王妃您的一番重望所托…”
“好,這就便好了。”
司徒淸顏說罷,便轉身離開,回辰雙宮去了,隻留下那小宮女春鸝一陣的暗自發起愁來…“這可是叫我去哪裏尋呢?這宮裏頭的東西…”
想到這裏,春鸝突然之間想起來司衣坊了:“這宮裏頭的主子們所穿的衣衫,都是那司衣坊所特製的,想必那司衣坊之中去宮外采辦之人,一定是知曉宮外哪裏有那七十二繡針和上好的絲線及繡布的…對,沒錯兒,這招兒保準可行!”
春鸝這靈機一動,是心中萬分高興的,趕忙直接去到那司衣坊當中,尋摸著跟司衣坊的掌事姑姑聊著天兒。
那司衣坊的掌事姑姑自然也是敬著這春鸝三分的,不看僧麵看佛麵,畢竟春鸝是蘭妃娘娘身邊兒的人,那掌事姑姑也不好怠慢了,春鸝假裝不經意之間地跟那掌事姑姑聊天兒,那掌事姑姑亦然是不假思索,沒有過多的防備,春鸝非常成功地“套出”了宮外可以采買那七十二繡針的地方…那是北陵城外的一間不算太大的城郊小繡坊,司衣坊的掌事姑姑提及過,宮中的七十二繡針,並不是此地所製,可是,這城郊小繡坊之中的老師傅卻是能夠打造出那七十二繡針的,並且,這間並不算大的小小繡坊之中,卻真的也能夠找得到跟皇宮之中的料子和絲線一模一樣兒的上好的貨。
“師傅,師傅…這屋裏有人嗎?”
這一日,春鸝所托之司衣坊的小宮女婉兒,趁著去宮外采買的時候,照著春鸝所囑咐的,到了宮外,找到了那間小繡坊…“有人嗎?”
婉兒正到處尋找坊主的時候,身後便傳來了一個蒼老而莊重的聲音:“姑娘,你找誰啊?你是來老夫的繡坊買料子和絲線的嗎?”
那間繡坊的老坊主是一個年近古稀的老者,白發白胡須的,看起來倒是十分地慈祥的…“坊主…”
婉兒姑娘被那老坊主給請進坊中去了,婉兒姑娘在向那老者說出了此番前來的目的,那老者起初是十二萬分地拒絕的,但婉兒姑娘也是聰明伶俐得很,見那老坊主是千般萬般地不願意,婉兒姑娘便靈機一動,假裝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兒來,眼淚即刻就從眼眶之中奪眶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