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靜”字碑的歸化(1 / 3)

就在羅動抬手的下一刻,“靜”字碑也是動了。

“靜”字碑上銀色光華閃爍的碑文,仿佛因為激動或者緊張而變得急促起來的呼吸一般,明暗之間更是變化的飛快。

當羅動抬起的手,與“靜”字碑的銀色碑文接觸。

那種仿佛連通心意的感覺,瞬時間從羅動的指尖傳遍全身。

孫同舟當時告訴羅動,造化碑的歸化是對於持碑人意誌的一種體現,也是造化碑自身的一種變化,但是孫同舟卻並沒有具體和羅動解釋這歸化的含義。

如今,即便不需要孫同舟解釋,羅動也是從與“靜”字碑碑文接觸的一瞬間,理解了歸化的含義。

所謂的歸化,是指在與造化碑建立普通交流溝通的前提下,造化碑對於持碑人更進一步的托付,可以說是造化碑對於持碑人完全信任的體現。

雖然羅動並不明確的清楚“靜”字碑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但“靜”字碑的這種變化,無疑是好的。

孫同舟所持的“木”字碑之所以能夠化作各種形態,攻守兼備,也完全是因為其完成了歸化的緣故。不僅如此,孫同舟操縱“木”字碑時的那種得心應手,那種隨心所欲,尤其是與“木”字碑所表現出來的心意相通,隻是尋常與造化碑達成共識,是完全做不到的。

羅動曾經想過,等他的“劍”字碑什麼時候歸化了,那柄由碑化劍的利刃,繚繞的那些毀天滅地的劍意,將會帶來多大的威勢。

當然羅動也就隻是想想而已,“劍”字碑的歸化可不是說能就能做到的,就連羅動現在想要借用其中屬於鍾離叔叔的那道劍意,都得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且還是威勢小上許多許多的那種。

不過,眼下的事態發展,倒是讓羅動有些欣喜。

“劍”字碑暫時無法歸化的話,自然是急不得的。反倒是這“靜”字碑,在自己無意之間,就已經做好了歸化的準備,這對於現在的羅動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靜”字碑碑文之上的銀色光華,透過碑文傳到羅動指尖,緊接著宛如涓流赴海一般,不斷的在自己指尖向著手臂上彙聚。

看著如此奇異的景象,羅動起初有些緊張,畢竟這些沾染到指尖手臂的銀色光華,具體是什麼他並不清楚。

但隨著時間的變化,羅動的緊張慢慢消退,一些畫麵逐漸在羅動麵前浮現。

老僧枯坐於山壁,口中念念有詞,卻始終雙目微閉……

張狂的壯漢翹起腿,與桌邊的眾人把酒言歡……

風韻猶存的婦人靠坐在床榻邊,輕搖著團扇,似乎是在等著未歸的丈夫……

軍師一般的人物,在麵對千軍萬馬時,勝券在握的輕捋胡須……

……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沒有關聯,卻都在羅動與“靜”字碑接觸之後一一浮現在羅動麵前,無聲的畫麵似乎是在訴說著什麼。

隻是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羅動不解。

“靜”字碑卻並不理睬羅動,而是自顧自的繼續將更多的畫麵展現在羅動麵前。

這些畫麵如同傳影印的光幕,一塊一塊的在羅動麵前鋪開,以各自不同的軌跡運轉著。

枯坐於山壁的老僧,風吹日曬雨淋,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卻依舊一副執著的姿態。

張狂的壯漢由張狂,漸漸變得內斂沉靜,宛如一柄納入鞘中的寶刀,兩鬢更是顯出斑白。而壯漢桌前的人,也都隨著壯漢一同老去,甚至原本應該坐人的位置,逐漸空去,最後隻剩下壯漢一人獨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