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悲情小保姆(2)(1 / 2)

下午四點多鍾,羅姐和小洪買好車票回來了。她們回來時,柳絮還抱著孩子在房間裏轉圈圈,她累得渾身酸疼,話都說不出來。

幸運的是當時孩子沒有哭,羅姐見孩子喝了水,又吃了奶粉,一個勁地誇柳絮做事不錯,將孩子帶得很好。殊不知,短短的幾個小時,她都快累垮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洪就離開了羅姐家。臨走前她告訴柳絮,回家後她將隨親戚一起去廣東打工,她說廣東的工資比武漢要高很多,還可以學技術。她提醒柳絮,做保姆沒有前途,憑著她的高中文憑,如果去廣東打工,肯定可以坐辦公室。

那是柳絮第一次聽人說起廣東打工的情況,小洪的話讓她對迷茫的未來增添了些許信心,可是憑當時的境況,她根本沒有機會去廣東打工。

她既沒有錢,也沒有社會經驗,更不知道廣東在哪個方向。雖然小洪提到的辦公室工作很吸引人,可她當時實在有心無力。她隻想先在武漢站穩腳,解決好溫飽問題要緊,以後的事以後再考慮。

除了解決溫飽這個實際問題外,來武漢之前,她的父母滿心期待她能進工廠上班,可是到了武漢,卻無奈淪落為保姆。

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讓她猝不及防,她不知道如何向父母解釋。

父母的思想很守舊,雖然家裏窮,可是他們絕不會同意高中畢業的女兒在武漢幫別人帶小孩,他們覺得很丟人,比考不上大學更加讓人看不起。

柳絮的內心很糾結,她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當初來武漢時,全家人滿懷希望盼她能進那家所謂的工廠,然後“轉正成為城裏人”,可是殘酷的現實讓她的希望落空了。如今進不了好工廠,又不能回老家種田,隻有在武漢呆下去。如今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還得絞盡腦汁想辦法來安慰父母。

羅姐的為人很不錯,雖然柳絮與她相處的時間很短,可是卻給柳絮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她家安頓下來後,柳絮給父母寫了一封信,安慰他們,說在武漢一切都好,不要為她擔心。羅姐曾開導柳絮,不管父母以前怎麼罵她,他們的初衷都是為她好,隻是方式不正確,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沒有文化,不懂得外麵的人情世故和社會的複雜性。做兒女的,一定不能記恨父母,即使在外打工遇到很大困難,也不能抱怨父母沒有創造好的生活條件。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父母不能扶你一輩子。在父母麵前,要報喜不報憂,再大的困難要學會自己扛,他們供你讀完高中,已經很不錯了,走入社會後,不能再給父母添麻煩。

羅姐的話給了柳絮很大的啟發,她下決心拋開顧忌在羅姐家好好幹,爭取多賺點錢早日減輕父母的負擔。

可是,當羅姐去上班後,柳絮發現帶小孩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那個男孩非常好動,抱在手上一直動個不停。柳絮本來就沒有帶小孩的經驗,孩子一哭她就手忙腳亂,隻得抱著他在小區到處閑逛。那個孩子精力好,白天從不睡覺,除了吃奶粉的時間,其它時間一直動個不停。羅姐很愛幹淨,交待柳絮不許將孩子放在地上爬,隻能抱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