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東莞後,柳絮和李明便開始處於冷戰狀態,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她看透了李明一家。
父母對柳絮的刻薄,李明畏頭畏腦的表現讓柳絮心都涼透了。可以說,他在家裏的表現與在東莞簡直判若兩人,麵對如此愚孝的男人,她不得不重新審視他們的關係。
不可否認,柳絮懷孕之時,他確實很開心,畢竟他也三十多歲了,早就想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由於他媽媽的推搡,苦盼多年的孩子沒了,他也感到很傷心。
可是出了這樣的事,他卻絲毫沒有埋怨他的父母,隻是一個勁地責怪柳絮,埋怨她不該計較他父母的責罵,不該任性地要離開他的老家,否則他媽媽也不會推搡,導致她摔倒而流產。
更令柳絮氣憤的是,他說他的父母既然同意他們領了結婚證,柳絮就得感激他們全家,她根本沒有資格抱怨。
聽他的意思,好像柳絮就是無家可歸的孩子,被他們全家收留了,因此她必須感激他們全家才行。
在他看來,如果柳絮那天不使性子,而是乖乖地待在他家裏,他媽媽就不會推她,孩子也不會出意外,他的邏輯就是,一切都是柳絮的錯,與他的父母沒有一點關係。
聽著他無謂的辯白,柳絮感到心如死灰,一氣之下,她很想與李明離婚。
冷靜下來後,想到自己那個沒有絲毫溫暖的家庭,離婚後她會再次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更何況,她已經三十歲了,離婚後又能怎麼辦呢?
思前想後,她不得不忍氣吞聲,打消離婚的念頭。
在出租屋裏休息兩個星期後,柳絮準備好求職資料,打算再去找份工作。
以前在人才市場找工作所遭受的白眼與諷刺,在她的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創傷,她對那裏的一切早就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感。
盡管極不情願去那個給她帶來痛苦回憶的地方,可是為了找工作,她不得不硬著頭皮再次踏進人才市場。
此次踏進人才市場的心態,完全不同於幾年前,那時她既沒有工作驗,英語水平又很差,找工作才會處處碰壁。
如今她在大豪廠工作了幾年,外貿經驗已經很豐富,英語水平也相當熟練。在去人才市場之前,她信心滿懷,以為現在很容易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等她去了人才市場之後,才發現一切早就今非昔比。
幾年沒有去那裏,她發現人才市場的場館麵積比幾年前擴大了幾倍,服務項目和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與之同時發生改變的還有,前來找工作的求職者也越來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