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北風起(1 / 2)

南地的冬,靜善不是未見識過 ,隻是錢塘比起越州,沁入骨髓的寒意總來得更咄咄逼人。

尤是送走甄陽後,這樣的感覺便愈發強烈。

"新科士子,向來都是在皇城過了冬待次年春日開朝再正式賜官授印。你……何苦讓甄公子現下就回薊州上任?"

靜善按捺著心頭的不悅,在趙構懷中揚起了臉頰,目光越過他硬朗的輪廓,停在那黑亮的眸子裏。

"甄公子?你是說甄卿吧。"趙構的語氣裏,夾雜著讓人不安的警告,可眼底裏仍流轉醉人的溫柔,"甄卿胸懷大才,有濟民興國的抱負,早準其掛印上任,又有何不妥?"

"你也知他有安國大才!"靜善不甘地回敬道:"為何隻賜他薊州通判的差?"

"甄家世代盤踞薊州,如此安排,未必不合他心意。"

"甄大人自是願意,可甄陽本應是兼濟天下之人……"

"怎麼?"趙構環在她腰上的手臂猛地加了三分力道,劍眉輕蹙,帶著危險的氣息逼近靜善的玉琢般的麵頰,"甄卿心中所想,你似是一清二楚?"

靜善啞然一笑,低下頭摩挲著衣袖的金線鎖邊。

"我對甄陽有愧,你不是不知。若真為了我的緣故,毀了他的前程,當真心下難安……"

"既知如此,便不要讓朕知曉有第二個甄陽了。"

靜善失神地回味著這句皇命,半晌,方道: "你從不輕易在我麵前以"朕"自稱……上一次,還是你下旨封靈和宮的時候。"

"隻要能留住你,就算封住整個錢塘又有何妨?"

靜善有些無力地靠在他的懷中,精致的下頜抵在他寬闊的肩上,微醺般半合著雙眼。

"我畢竟是未出閣的公主,怕是留得住一時,也留不得一世。"

"留不住,便隨你而去。"

"做我的陪嫁?"靜善笑出了眼淚,"日後的駙馬也不知攢了幾輩子的功德。"

"陪嫁……"

趙構聽著她難得的笑聲,禁不住也陪著她像個孩子一樣笑了起來。可待笑聲落下,卻隻剩空蕩蕩的大殿,困著默默相視的二人……

—————————————

清樂殿半開的大門,虛掩著一雙男女的身影。前後而行,直往殿外而來。楊秀遠遠地瞧見,靈巧地轉身躲入了花叢中,避開了那女子的視線。

"妹妹,這便回吧。"高世榮細長的桃花眼敏銳地掃見了那花叢後飄飛的裙角,不經意地用身子遮住了甄依的目光,柔聲道:"一日冷似一日,真凍著了可不是小事。"

甄依心下訝異,每次都是她親自相送到門外,本也是做妹妹的禮數,難道今日才知嚴寒逼人不成?隻是嘴上也不好說什麼,讓了讓便依言回了去。

高世榮見她走遠了,方大步走到花叢前,喚了楊秀出來。

"公子近來入宮倒方便?"

楊秀跟在他身後,緩緩地沿著石子路繞進清樂殿前的垂柳林,一時隻覺金絲如瀑,在微風中輕曳,雖已近初冬枝葉頹殘,但仍穩妥的將兩人掩於他人眼外。

"依兒為著甄陽的事整日鬱鬱寡歡,皇上若再不讓我這做表兄的時時入宮勸慰,當真是要傷透後宮人心了。"

楊秀這才想起這段緣故,原是之前走漏了消息,晏貴嬪一早就知皇上有意提前遣甄陽返鄉,急得她日日跑到紫宸殿求見聖駕,卻連句話也沒說上。這事從頭到尾就透著古怪,後宮前朝紛紛議論也從沒斷過。那甄陽殿試之時本是言驚四座,是公推的大賢,卻連三甲都未入,又趕著年前被委了個小官差回了原籍,實是叫人啞言。

這甄公子出身雖不算高,卻也是官宦世家子弟,又是貴嬪長兄,也因新科入朝從未涉足黨派之爭,本不應有半點不妥。唯一惹人遐想的,許就是曾與小長公主傳出些沒影兒的兒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