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因為伊麗撒的舊情人熟悉高盧地區,按照他之前的策略,這些分散流浪的哥特人迅速歸順了伊麗撒的大部隊,人數很快就超過了一千人,伊麗撒率領軍隊攻下了馬賽城,以馬賽為都城建國,這時,他們已經摘掉了流寇的帽子,成為與東哥特王國平起平坐的政治實體。
國家建立了,自然要進行高度的社會化分工,不可能像流寇那樣集體打獵、集體衝鋒、集體玩女人。伊麗撒讓慕思鳥全權負責兵器製造的事,對於打仗的事,由她和她的舊情人負責就行。
伊麗撒之所以這樣安排,就是擔心慕思鳥崛起後威脅自己的王位,何況慕思鳥是薩珊波斯的皇族,野心勃勃,已經昭然若揭,絕不會甘心給她這個人老珠黃的女人當一輩子男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很多政客的信條。
對於伊麗撒的這種安排,慕思鳥也沒什麼意見,他本來就不想長期在哥特發展。不過,有心眼的慕思鳥還是和伊麗撒談了一筆交易,那就是慕思鳥幫助伊麗撒複國,伊麗撒幫助慕思鳥複仇。
之前慕思鳥就告訴過伊麗撒,自己身為一個波斯人,為什麼會流落到哥特,就是因為兩個羅馬人,而這兩個羅馬人現在就在君士坦丁堡,所以,慕思鳥希望伊麗撒能夠借兵給他攻打君士坦丁堡,他要親手宰了這兩個羅馬人。
慕思鳥這樣說完全是轉移了重點,他真實的意圖是打進君士坦丁堡,強奸了羅克珊娜。伊麗撒不管慕思鳥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她隻知道羅馬是哥特的宿敵,羅馬與哥特必有一戰,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既然慕思鳥這麼願意去攻打君士坦丁堡,那就答應他,有人主動請纓去賣命,何樂而不為呢。
伊麗撒的逐漸壯大必然被哥特國王察覺到,哥特國王知道自己這個後媽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所以趕緊加強拉文納和羅馬城的防禦工事,命令民工搶修損壞的城牆,而且還要把原有的城牆加高。
這對於本來就已經民生凋敝的哥特王國來說是雪上加霜,很多平民選擇出逃躲避徭役,哥特國王便派親兵抓捕那些逃避徭役的平民,官民矛盾逐步升級。
伊麗撒為了麻痹哥特國王,消除他的警惕性,特意派遣慕思鳥給哥特國王送了一封親筆信,順便探查拉文納的軍備情況。
經曆一係列血雨腥風之後,慕思鳥的膽子的確變大了,這人嘛,是否成熟和閱曆有關,和年齡無關。慕思鳥願意接受這項任務,他把督造兵器的事務全部交給了曹熙,自己帶著三名隨從踏上了旅程,兒行千裏母擔憂,臨幸前,最擔心的就是菲羅琳娜了,她嘮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告誡慕思鳥要謹言慎行,生怕出了什麼岔子丟了腦袋。
烈馬奔騰,慕思鳥很快就抵達了拉文納,敵國來使,自然沒有什麼所謂的歡迎儀式,守城門的將官都認識慕思鳥,因為慕思鳥曾經是伊麗撒眼裏的大紅人,最得寵的男寵。
得知是伊麗撒派遣來的使者,守城門的將官不敢怠慢,趕忙去稟報,不一會,使者就獲準進城了,慕思鳥和三名隨從在親兵的引導下很快就進了王廷,見到了哥特國王。
慕思鳥曾經想把這個哥特國王碎屍萬段,因為就是他下令處死伊麗撒和她的黨羽,差點讓自己丟命,可是現在真的見到了這個曾經的血海仇人,慕思鳥卻沒有了之前的怒氣,這個年輕的國王端坐在高高的寶座之上,似看非看的注視著慕思鳥緩步走來。
現在的慕思鳥成熟了許多,他已經看清了政治鬥爭的殘酷性,這並非是個人恩怨問題,所以他沒有記仇。對於那種直指他本人的恩怨矛盾,慕思鳥則會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