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月記(8)
7月30日晴
今日幾乎是全家人一起出動:外婆、小姨媽、表弟昕昕、昉昉,表妹小勇和我們兄弟倆;目的地:東湖風景區。
一大家子人嘻嘻哈哈一路從洪山走到中南路口,乘1路電車到水果湖,再換乘14路公交車到達東湖。夏日裏人們似乎都很向往這個涼爽的地方,無論是在電車上還是汽車上,車廂裏幾乎全都擠得滿滿當當。全家人的保護重點自然是外婆,簇擁著年歲已高的外婆擠車,的確叫人忐忑不安,但難得她老人家遊興大發,也是喜悅之旅。
東湖風景區大門右側掛有一幅世界形勢大好的宣傳畫,左側是小賣部和遊船租借處,和我上次來的情景幾乎一樣,湖中蓮花盛開、遊船點點,水波蕩漾;岸邊遊人如織、紅男綠女、歡聲笑語,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沿著短堤向前,內側小池中有些一指長的小魚,投一點食餌就會遊來一大群,青色的背脊、白色的肚皮,小嘴一張,水麵上就多了個漩渦,少了些食餌,外婆很喜歡這樣的喂食,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是她老人家一口一口喂養大的吧。
慢慢爬上一座小丘,那裏有竹林環繞,從青翠的竹葉縫隙間望過去,山*建有一座設計新穎的長方形竹屋,登臨竹屋遠眺,看得見不遠處的山下有一座早早就人滿為患的茶館,茶館外有一人聲喧嘩的遊泳池,再外麵就是碧波蕩漾的一湖碧水,就自然有一種優雅、柔美、寧靜的感覺油然而生。
走過一座三眼拱橋,繞過那片不大的紅旗廣場,沿著一條長堤向前,強勁的湖風從側麵刮過,雖然陽光依然強烈,氣溫也不低,但湖風還是足以驅趕暑氣;有一尊造型很美的梅花鹿塑像立於湖畔的草坪上,昂首奔騰,麵部表情和腿部肌肉尤為突出,在梅花鹿後麵,有三條古香古色的長廊,各以飛簷的小亭相連通,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這就是東湖美景之一的聽濤。一家人走進去小歇,外婆喝綠茶,小姨媽和我們全喝武漢人酷愛的酸梅湯,還買了一碟製作很精致、味道還可以的酥餅。
繼續沿著那條垂柳夾道的長堤而行,可見一座小山,山前是一人民餐廳,奔進去一看,人山人海,隻得又退出來,在一棟豎著《滿江紅和郭沫若同誌》的詩詞宣傳牌後的兩層茶樓的小賣部裏,小姨媽給我們買了些價錢很貴、但不太好吃的奶油糖,外婆對那艘停泊在岸邊的“東湖“號遊艇很感興趣,僅僅因為那船身是雙體型的。
我們在魯迅廣場的草坪上稍事休息,那裏有大片茂密的草坪,一排排長得*拔、鬱鬱蔥蔥的鬆柏,當然也可以看見那尊大理石雕刻的魯迅頭像:有些微皺的眉頭、有些嘲諷的眼睛、標誌性的八字胡,還有那張棱角分明的麵孔,默默地望著東湖的萬頃波濤,也聽著這場大革命的隆隆炮聲,就是不知這位雜文大家有何高論?
離開魯迅廣場就**到梨園的範疇。真是名符其實,雖然梨花早已開過,可是我們去的時候,矮矮的枝頭上結滿了沉甸甸的梨,認得出黃色的是鴨梨,那種褐色的是鐵梨。有幾個小孩在如獲至寶的攀折著,不過就是孩子們的好奇,沒人出麵幹涉,一向主持正義的小姨媽大叫一聲,那幾個小孩跑得飛快!
等到**和兩個表弟到梨園遊泳池玩了半個小時的水回來後,我們就一起走進了那家設在一棵高大的楓樹底下的梨園餐廳,小姨媽買單,要了一瓶葡萄酒,點了一盤筍子炒肉、一個炸泡蛋、一個糖酥排骨、還有木耳炒肉片、粉蒸肉、蛋湯,最後還咬牙點了一道名聞天下的武昌魚。全家人都對那道菜倍期待,下筷挑起些嚐嚐,味道也就很普通,不過就是細嫩一些,不知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期望值太高,或者因為這不是正宗的,反正感覺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