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月記(10)
8月1日晴
今天是建軍節,在民間看來很平常的日子在部隊卻顯得很隆重,我因為久在總醫院,對這一點感受頗深。這一次也是這樣,二姨媽給我和**、還有表弟昕昕弄到了慶祝晚會的入場劵。
慶祝晚會在省軍區舉行。晚飯後走出總院大門,沿著紅旗大道像關山方向前進,不過就是一兩站路的距離,玩玩走走,很快就**了那個占領了中南民族學院地盤的省軍區大院,那裏門衛還沒總院檢查嚴格,可以一人含著一根冰棍就揚長而入。這裏的風景不錯,以前也來過,綠蔭深處掩飾著一棟棟的建築,輕車熟路的通過一條鋪著小方瓷磚的小徑,就到了省軍區禮堂。
武漢的蘇式建築不少,省軍區禮堂就是其中之一,有著大尖*的高高房*、有些顯得笨重而結實的寬大的門窗、內壁和那些台柱上全都是幾何排列整齊的各種圖案,有著很大的舞台,能**上千人的兩層看台,還有很豪華、很大氣的包廂,恍惚之間似乎又回到《列寧在十月》裏的畫麵,就坐在莫斯科大劇院裏麵。好就好在我們的座位是中間走道旁的21排1、3、5號,周圍幾乎全是穿軍裝的軍人,就有些為我們是普通百姓混跡其中而感到羞愧。
武漢市委書記韓寧夫講話的時候,我們還一本正經的和身邊的那些軍人一樣危襟正坐,看見他們鼓掌也會跟著有禮貌的拍幾下巴掌;可是輪到總醫院的張院長講話的時候,台下就有了一些嗡嗡的說話聲,那個院長我們從小就熟悉,同住在一個大院裏低頭不見抬頭見,久而久之也就熟悉了,路上碰見叫他一聲,也會衝人笑笑,印象中是個好好先生。即便是知道下麵“開小會“的多半是總院的孩子們,張院長還是鎮定自若的把發言稿給念完了。
之後,武漢豫劇團演出了豫劇《杜泉山》,其實就是京劇《杜鵑山》的前身,他們才是正宗的。不過有不少人不感興趣,紛紛離開。我是第一次看見原版的,所以還是看得津津有味。總的印象是故事情節不如《杜鵑山》入勝,舞美也沒有《杜鵑山》大氣,唱腔設計也沒有《杜鵑山》那麼蕩氣回腸。抄錄下京劇《杜鵑山》楊春霞唱的“亂雲飛“以作紀念:
“亂雲飛,鬆濤吼,群山奔湧,槍聲急,軍情緊,肩頭壓力重千斤,團團烈火燒哇,燒我心!杜媽媽遇危難毒刑受盡,雷隊長入虎口他九死一生。戰士們急於救應,人心浮動,難以平靜,溫其久一反常態,推波助瀾,是何居心?那毒蛇膽施詭計險惡陰狠,須提防內生隱患,*背受敵,危及全軍,危及全軍!麵臨著勝敗存亡,我的心、心沉重,心沉重,望長空,望長空,想五井。似看到,萬山叢中戰旗紅,毛委員指航程,光輝照耀天哪,天地明!光輝照耀天哪,天地明!想起您、想起您,力量倍增,從容鎮定,從容鎮定,依靠黨,依靠群眾,堅無不摧,戰無不勝,定能夠力挽狂瀾挫匪軍,壯誌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