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初吻(5)(1 / 1)

初吻(5)

五、造反派

走在路上,聽得見一家的收音機響著劈劈啪啪的雜音,播音員的聲音太無表情了:逗號,停頓一秒;句號,是兩秒,太機械化了,完全是照本宣科;而另一家的收音機裏傳出的是領袖的一段語錄歌“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根據這個道理,於是就反抗,就*爭,就幹社會主義“。

解放前,依靠那些造反的群眾要推翻三座大山,打到蔣家王朝,建國以後,領導那些造反的群眾打倒的就是封資修、地富反壞右;那麼,*****讓群眾造的自然是“走資派“的反,進行的是一場造資產階級的反,造孔孟之道和一切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反,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參與兩個階級、兩條路線、兩條道路的*爭,其真實意圖,就是試圖通過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來保證無數先烈以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社會主義製度和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以及紅色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於是,無論是工農兵學商,還是街道上的家庭婦女;無論是大老爺們,還是婆婆媽媽;無論是革命群眾,還是階級敵人,無論是臭老九,還是走資派,就分成了造反派和保守派,主席關於“造反有理“的思想就被各派像捏麵團一樣,需要什麼樣就捏成什麼樣,全都振振有詞,所謂的造反派當做了進攻的投槍,所謂的保守派也當做了防禦的盾牌,不過,因為出生在革命幹部家庭,接受的是正統教育,所以對造反派有一種天生的反感。

我知道一些造反派頭頭的名字,從上海的***、馬天水到武漢的夏邦銀、朱鴻霞,再到宜昌的劉德光、譚超,最後居然發現還有她,就是那個長得有幾分姿色、也有幾分像羊脂球的三十來歲的婦人也是造反派中的一員,就有些不敢相信這樣嬌滴滴,還有些嫵媚的女人會造反。直截了當去問,似乎很唐突;就轉了七七四十九個圈旁敲側擊,她不予承認,也不否認,隻是模棱兩可的說了句:“造反派不過就是對革命有不同的看法而已。“

不相信命運也許是正確的,但中國人絕大多數都相信命運的存在,我也是這樣。命運在最開始的時候似乎微乎其微,看不見一絲征兆。我們的一切是從她擔任了就在我所在的廠對麵的那棟商業宿舍樓的施工負責人、經常到我們廠接電話開始嗎?似乎不是!一句冷嘲熱諷,換來的是一聲重重的關門聲;也不會是每天見麵時的那種很尋常的寒暄,你好我好大家好。

會不會是從那一次街上碰見,望著她有些像栗原小卷的頭發說了句多餘的話:“造反派如今也時興躲在家裏偷偷卷發嗎?“她肯定沒想到我會這麼說,多少有些慌張,*了一下自己厚實而黑黝黝的頭發笑了笑:“剛剛在家裏洗過頭,人家是自然卷,不用燙的,再說,多少年都沒進理發店卷發了!“

問話是心不在焉、或者叫心血來潮,她的回答很隨便、大實話,似乎聽不出任何別的意思,說過也就過去了。她到工地去視察,我到朋友家“米西米西“,沒有激情,也沒有暗示;沒有媚態,也沒有欲擒故縱,就是那麼一說而已,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那麼命運突然變得清晰似乎應該是那天在廠門口的一次對話。那是一個極為平常的傍晚,我就叼著一支煙無聊的等著下班的電鈴聲響起。她就那麼儀態萬千的走過來了,提著一個黃挎包,圓圓的臉蛋、圓圓的大眼、圓圓的豐*,還有一個圓圓的臀部。原本似乎從我身邊擦過,可一轉眼看見了我,就站在了我麵前,聲音很好聽:“晚上有空嗎?“

回答是半文半白的:“有什麼用得著小生的嗎?“《西廂記》裏的張生這樣說過,寫過《子虛賦》的司馬相如也說過;那個在人家大門上題上“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崔護這樣感歎過,而《楊家將》裏的楊宗保對女寨主穆桂英也這樣說過,我不過就是拾人牙慧,有些搞笑的模仿罷了。

站在我麵前的這個小婦人如果不是熟透了的**就是開得正豔的薔薇,如果不是一杯芬香的清茶就是充滿**的尤物,雖然沒有崔鶯鶯那樣閉月羞花,也沒有卓文君那樣才華過人,可有穆桂英那樣的指揮若定,還有一種安詳溫暖的風度、十分精致的淑女風情,尤其是那雙會說話的眼睛裏居然有了些羞答答的成分:“我今天晚上在工地值班。“先是很平靜的說明了她的情況,然後才是話題的關鍵:“你能來陪陪我嗎?“

這樣的進度似乎遠遠超過我的一點朦朧的期待,也就使我大為震驚了:婦人和女子最大的區別莫過於如此:一個直截了當,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麵“,這是一種很有含義的邀請,也是一種很明顯的暗示:接受邀請,準時赴約,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如果婉言謝絕,會不會傷了人家的心,會不會辜負人家的一番好意?還是那句話:多做好事少做壞事才能行善積德。

我決定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