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三、川漢鐵路
不能不說當時的清朝政府已經病入膏肓,溥儀不過是個兒皇帝,攝政王載灃是個眾所周知的見錢眼開、沒有任何主意的家夥,拿了郵傳大臣盛宣懷的十萬銀票,也急於想獲得西方列強的貸款,於是飲鴆止渴,於1911年5月9日下旨決定把川漢鐵路收歸國有,並傳令盛宣懷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正式簽訂修築川漢鐵路的600萬英鎊的借款條約。
這樣的出爾反爾一下子就在四川乃至全國掀起軒然**,時任四川總督的王人文出於地方保護的立場也向朝廷提出建議:要求不將川漢鐵路公司國有化,維持原來的商辦地位。1911年6月1日,盛宣懷致電王人文,不同意川漢鐵路公司和四川谘議局的要求,堅持要將川漢鐵路在湖北境內已修好的宜萬段國有化;與此同時,盛宣懷還竄掇攝政王載灃給王人文下了一道嚴詞申飭的上諭,要求王人文嚴格按郵傳部的要求辦事。
王人文最終發現,攝政王載灃隻信任盛宣懷,他便將盛宣懷6月1日的電報內容透露給了川漢鐵路公司的負責人以及四川省谘議局的議長等人,人們一下子被盛宣懷蠻不講理、貪得無厭的方案激怒了,1911年6月17日,川漢鐵路公司的部分代表與四川省谘議局的代表集會,決定成立四川保路同誌會,提出的要求就兩條:1、川漢鐵路維持原來歸川漢鐵路公司商辦的狀態。2、懲治與洋人簽定“賣路“合同的盛宣懷等人,將其撤職查辦。
保路同誌會成立不到二十天,登記的會員就有20多萬人。於是那些被壓抑很久的各界人士一下子**了某種突然解放般的亢奮之中。而到了1911年8月初,新任四川總督趙爾豐返回成都,王人文被免職。而身在一線的趙爾豐,已經充分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他向內閣和攝政王載灃連發數電,報告形勢已瀕臨失控,省城的軍隊與警察也已卷入了運動,根本沒有把握以強製的手段恢複秩序,懇請朝廷暫緩將川漢鐵路國有化的方案。
但完全陷入自己思維模式的載灃和盛宣懷認為趙爾豐與王人文一樣是誇大其辭、危言聳聽,9月2日,他們派端方帶了2000兵馬從武漢經宜昌入川,去彈壓四川的局勢。9月7日,趙爾豐在與保路會發生糾紛時,最終下令衛隊開槍,有32人被殺。9月25日,榮縣的保路同誌軍宣布獨立,遍布全川的保路運動由此轉入全麵的戰爭狀態。
9月25日以後,得知四川烽煙四起的消息的盛宣懷終於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上奏攝政王載灃,同意按王人文6月13日提出的方案辦,即將700多萬兩現銀退還給四川省支配,其餘已經用了的路款轉成國家保利股票。但此時,全川已遍布戰火,已經沒有人關心什麼路不路的事了。10月10日,攝政王載灃發布上諭,同意盛宣懷的這個奏折。也就是在這一天,武昌起義爆發了,三個月後,大清王朝壽終正寢。
“一條路終於斷送了一個封建王朝。“這是我在《宜昌印象》裏的一句總結。
附錄:親愛的明翠:上個星期日給你寫了一封信,整整七天過去,至今沒見回音,心裏很著急。給你發信後的第三天,父母從武漢開會回來,我把我們的事情給他們說了一下,也向他們介紹了一下你們家和你本人的一些情況,他們經過考慮,同意我們交往,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能夠**,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七八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